1月27日,Jenny第三次分享优势工作坊时,我正在看蒂姆费里斯《巨人的方法》这本书,书中及其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终其一生,我们要用25%的时间发现自己,用75%的时间创造自己
作为分享会当天的主持人,我用了这句话来开场,了解自己的优势,也就是我们需要花费25%的时间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很期望能够确切的知道自己的天赋,优势。
4个自我认知的问题
我是谁?
我擅长什么?
如何精确锁定我擅长的事?
如何利用自己的才干让自己变得更成功?
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成功的探索,大抵都始于这四个问题。兜兜转转、寻寻觅觅,
如今的你,是否仍然迷失其中,尚未找到自己的答案?
始于天赋,成于优势
什么是天赋,天赋是我们很自然地重复的思维、感受或行为模式,可以高效地应用。
关于盖洛普测试准确度的关键
关于试题的填答的思考点不是角色需要,而是大多数下的正常反应
关于盖洛普优势常见的问题
1、前五的天赋是否会发生变化 无人生重大特殊变故,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大的变动,只是顺序可能会有调整
2、测试出来的究竟是天赋还是优势 天赋,要成为优势还需要不断的投入,才可以成为被他人感知的优势。
优势=天赋×投入(学习/应用/反思)
关于天赋,我的个人想法
1、我们经常听到要有80%时间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关键是擅长的事未必是我们有天赋的,也有可能是投入的时间较多,正确的说法是否是多做自己有天赋的事情
2、什么叫发挥优势,别守着自己的天赋,不愿提升职场必备的基本素养,守着天赋不开发,不投入也枉然
3、描述天赋的词汇都是好词,在适度的开发下,都会成为有价值的优势
4、关于自我认知的工具,我们需要有清醒的意识,他们是在帮助我们认清自己还是仅仅在创造新的概念和标签,工具是为了更好的帮助自己而不是自我设限
5、如何科学理解 我们的努力程度,还轮不到拼天赋,原本用在粉碎给自我找借口场景特别管用的一词,但用在优势工坊里感觉很不合事宜,同时细想后感觉也挺有道理,日常中的大多数软硬技能都是相通的,可迁移的,除非要做到极致程度,比如拿世界冠军等,其实还真是通过长期的投入就可以行程优势的,不然被注定了的固守的人生也豪无精彩可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