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论语》开篇里就说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一直不能理解,学习那么枯燥的文化知识,怎么可能喜悦快乐?
进入社会才发现,孔子说的“学习”其实和学生时代的学习是不一样的。
孔子说的学是“学+习”,学的是知识,习的是实践。而学生时代学的只是知识,后面一部分重要的实践通过社会来完成。这就解答了为什么我们学生时代觉得学习不快乐,因为没有实践,学用脱节,单纯的学知识多么枯燥、多么痛苦。而只有把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快感,才能产生喜悦感。
学生阶段我是一个非常乐于也善于自学的人,是别人眼里的学霸。但是这个阶段的学习就是为了学而学,目标就是考研、工作。不了解知识本身实践的价值。
毕业以后,发现学习的内涵不一样了。
工作后的学习要求更高。已经没有人会安排你学什么,也不会有人督促你是不是认真学,更没有人会检查你学的怎样,都是要靠自觉、自律,还要有点悟性。
工作后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不单单是停留在书本的阅读,还有以人为师,参加活动讲座,走访调研等。进入单位,没有人会系统的告诉你该如何做,全靠自己细心观察、耐心询问、留心总结、用心实践,谁花的心思多,谁成长的就快。
工作后学习的东西更丰富。大学里你花4年学一项专业,就业后会发现那只是冰山一角,根本不足以支撑你在这个社会上的成长成才,你要学习沟通力,让自己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更加融洽;你要学习理财知识,让自己钱包价值跑过通货膨胀;你要学习哲学、心理学知识,让自己内心更加强大抵抗外部压力;你要学习各种才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当你的社会身份不断转换,有了伴侣,有了孩子,当了领导,有了下属,那么你还要学育儿、学教育、学管理。
你要解决工作生活中不断冒出来的新问题,就必须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找到答案。这个时候,学习比的不是谁多读一本书,谁多记住一个道理,而是谁透过这本书、运用这个道理解决了生活的问题。你会发现,人生的赛道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不需要左顾右盼,不需要前怕狼后怕虎,你只需孤注一掷往目标奔跑,你只需要今天比昨天进步一点,今天比昨天变得更加美好。
所以,毕业后,你的学习才真正开始。
![](https://img.haomeiwen.com/i8303793/ea0520b1632d766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