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来自生活善柔美文分享
《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三)

《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三)

作者: 旭日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4-01-10 18:55 被阅读0次

【原文】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译文】预见胜利不超过一般人的见识,不算高明中最高明的。经过艰苦力战而胜,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好中最好的。就像举起秋毫不算力大,看见太阳、月亮不算眼明,听见雷霆不算耳聪一样。古代善于作战的人,总是取胜于容易战胜的敌人。

【感悟】

《孙子兵法》对将领的要求是以智为先。所以前四篇都特别强调将领在战争前遇见胜利的能力。因为预见胜利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有的是已经具有的,有的是还需要创造的。一个将领如果能够看出隐性的和需要创造的条件,那他也就具备运筹帷幄的能力。

孙子还更高深一层地看到,这样的能力有深有浅,有高有低。所以善战的将领,遇见胜利的能力也比其他的将领要高出很多才行,否则就算不得高明。战胜敌人也是这样。孙子论述战争的胜利,不求侥幸,而是寻求战争的必然规律以求全胜。为此孙子认为必须计高一筹,才有更多胜利的把握。为了加强这种对比,他用了三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是一般的预见,那就是人人都会的,不叫高明。

孙子认为真正的高明是战前的准确预见,看见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准备别人准备不了的。这样一开战的时候就是水到渠成,好像非常轻易就胜利了似的,这就是胜于易胜者的道理。这种看见跟眼前的表面现象有时是相反的。所以人们才总结出兵贵精不贵多的名言。岳飞也在长期的征战之中总结了“运用之妙,在乎一心”的名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孙子兵法》军形篇第四(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epz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