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杀弟弟。为了符合过年的节日气氛,请大家暂时性的叫我狗蛋吧。
事情是这样的:小杀姐姐过年期间很忙,于是央求、哀求、跪求我帮她顶上一篇影评。
给出的理由是她妈逼她拜年,走亲戚,烧高香,相亲(相亲的事你们可以自行逼问小杀姐姐)。
我只好同意了小杀姐姐的央求、哀求和跪求,毕竟都是她妈逼的。
于是,在大年初一的清晨,我从温暖的家里面走到了寒冬腊月的凛冽寒风中,走向了城乡结合部里最豪华的那家电影院。
看了这部其实还有一点小期待的电影——《捉妖记2》。
说到《捉妖记2》就不得不提一下不久前我和小杀姐姐一起参加的见面会,视频在此。
在当时的见面会上,你们杀姐和我都沉醉在了梁朝伟的美色和柔情似水中。于是我们都陷入了《捉妖记2》一定会好看的错觉当中。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我好不容易挤进了如春运般残酷的电影院后,噩梦开始了。
一个剧情上毫无逻辑性,人物设定近乎愚蠢,甚至主次不分,毫无层次的年度豪华贺岁史诗巨作呈现在了我的眼前。
《捉妖记2》的故事是顺着《捉妖记》的结尾继续往下讲的,第一部的结尾,宋天荫(井柏然饰)和霍小岚(白百合饰)终于忍痛割爱,离开胡巴,让胡巴和其他的善良妖族一起去寻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远离人类。
二人则踏上了寻找天荫父亲的旅途。
然而你猜《捉妖记2》讲的是什么?它讲的是两个人父亲没找到,又回来找胡巴的故事。
你们大概可以理解为,这部电影什么都没讲。两个人脱裤子放了个屁,又回到最初的起点,呆呆的站在镜子前。
对于两位主角为什么这么朝三暮四,一会找爹一会找娃,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们是智障吧。
导演大概也知道这样太把观众当智障,于是安排了一个被胡巴吐吐沫就能免费获得一个婴儿监视器的梗。
只要被胡巴吐了口水,胡巴一受惊尖叫,被吐者就能看到胡巴看到的东西。还好胡巴是个公的,这要是母的,“受惊”的时候一尖叫,那不现场直播了么。
就这样,两个人小蝌蚪找爸爸的事半途而废,开始思子心切的找起了胡巴。
在另一条故事线中,胡巴还不知道为什么找了个干爹,也就是全片演技最佳的梁朝伟先生。
显然因为梁朝伟的优秀,整个《捉妖记2》忘记了自己的故事主线,把主要篇章放到了描写梁朝伟先生饰演的屠四谷和胡巴的感情生活上。
这就导致了整部电影严重的主次不分。
一会想体现绝对主角是天荫和小岚,一会又像磕了药一样的不停的播放着屠四谷赌钱,屠四谷输钱,屠四谷借钱,屠四谷还不上钱,屠四谷被追杀,屠四谷跑路等片段。
最后两拨人终于因为口水聚在了一起,随随便便打了个BOSS,欢欢乐乐的全剧终。
再说到人物设定,宋天荫人物设定没有变化,还是一个怂包。
霍小岚则好像患了精神分裂症,第一部结尾明明百依百顺,夫唱妇随,到了第二部就又变成泼妇了。
埋怨宋天荫不能生育,自己一心放在事业上,而让宋天荫主要负责家务和传宗接代。
这样将男女特性完全对调的人物设定让作为钢铁直男的我非常不舒服,我把它归结为导演努力的想要政治正确上。
毕竟如今这种过度膨胀的女权主义大行其道,我甚至想用畸形和变态来形容这样的“女权主义”,但是我要是导演我也顺水推舟啊,因为大部分受众它就喜欢这个。
再说到屠四谷,扮演者梁朝伟先生在早年演过很多成功的喜剧,经过梁朝伟先生的不懈努力,这个角色看起来已经很丰满了。
但是不好意思,我还是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这个人物,其实就是个小扁平。
一个赌场浪子,每天就是赌、借、欠,本来就扁平的职业,还没有什么性格。胡巴一替他哭,他就善心大发,一秒转换成慈祥老父亲形象。
再加上一点香港喜剧元素当调味剂,没事穿穿老虎的衣服什么的,这样就勉强撑起了一个人物。
然而这个人物是充气的,只要你目光如炬,它就会被烧出一个小洞,瞬间泄气。
至于其他人物,虽然卡司强大,但那都是配角,我又不是粉,就不说了。
《捉妖记2》作为《捉妖记》的续作,无疑是让我很失望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忘了本。
虽然《捉妖记》算不上什么佳片,但是很多地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的。然而《捉妖记2》把这些圈出来的点全都消耗殆尽了。
《捉妖记》系列不捉妖了;原来那些纯粹的复古气息也被好莱坞形式的场景覆盖了;就连白百合作为捉妖师,久经风霜的黝黑肌肤都变得白皙了起来。(可能是洗白了?)
综上所述,《捉妖记2》是一部烂片,我不会因为它可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包容它。然而,我还在《捉妖记2》中看到了别的东西。
2015年,《捉妖记》狂斩24亿票房;2018年,《捉妖记2》首日预售票房破3亿,首日票房5.5亿,打破了《速8》的单日票房记录。
不得不说这个系列是斩票房狂魔,能这样狂斩票房一定是有原因的。那么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是制作团队的努力。
首先他们能抓住观众的点,贺岁档电影,要的就是合家欢。
所以他们努力把妖做萌,努力让电影的故事和人物贴近所有受众(虽然导致了影片的低幼、无脑)。
其次他们能选到好的题材,中国神话鬼怪故事数不胜数,拍摄带有中国风的奇幻电影更是再合适不过。
原材料丰富,受众广阔,当然不愁票房(虽然第一部的中国风在第二部里变味了)。
第三,他们在努力做特效。
虽然和好莱坞的超大体量电影比,《捉妖记》系列还是渣渣,但是纵观国内特效电影,《捉妖记》系列几乎可以称霸了,这也是导演的长处所在。(请自行百度导演简历)。
第四,他们在努力的烧钱。《捉妖记2》的宣发可是下了血本,各种见面会、线下活动就不说了。
某台春晚不断植入广告,甚至在央视春晚的黄金60秒投放广告,这倒真可谓是“史!无!前!例!”
所以,制作团队还是在努力的。我们不能说宣传大出血,影片就一定粗制滥造。不过这一次,《捉妖记2》确实是玩砸了。
但是我对《捉妖记》系列还是抱着一定的希望,毕竟是中国的妖,中国的故事,中国的技术,中国的风。
所以我希望啊,《捉妖记》系列的主创团队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将这个系列继续认真的做下去,别忘了初心,别把一手好牌给打得稀烂。
好啦,大家要不要去看这部片子自己斟酌,小杀弟弟打5.9分,差点及格。毕竟合家欢,看看也无妨。
最后,小杀弟弟也给“杀死烂片”的粉丝们拜个年:
祝大家狗年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