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家的孩子不爱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哪怕是分享给自己的爸妈都不愿意,显得特别地“自私”。
要想让孩子学会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彻底告别“自私”的行为,家长需要帮其找到原因,然后帮忙找到解决办法。总的来说,有以下点原因。
1,没有分享的意识
有些孩子很担心一旦把好吃的,好玩的分享给别人,自己就会失去了这个物品,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碰到孩子不愿分享,不要一味地责怪他。在让孩子分享前,询问孩子的意见,是否乐意分享,如果实在不乐意分享,也不要强迫他。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在要求孩子分享前,给够时间让他玩他的玩具。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循序渐进地给孩子灌输一些分享的意识,慢慢地引导孩子学会分享,维护孩子的所有权意识。
2,家有无私的老人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四个老人,一对父母,于是唯一的一个小孩就成为了家里的小皇帝,每天过着众星捧月的日子。比如吃饭的时候,爷爷奶奶总是把好吃的食物留给孙子吃,自己一点都不吃。有些家庭,甚至当孩子把食物递给爷爷奶奶的时候,他们总是说,“乖孙子,爷爷(奶奶)不喜欢吃,都给你吃吧。”久而久之,孩子就把大人们对他的宠爱当成了理所当然。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爷爷奶奶可以接过孙子递过来的食物,并表扬他是个爱懂得分享的好孩子。
3,错误的逗孩子
很多大人以逗孩子为乐。见孩子不乐意分享,就故意装佯装去夺他手上的东西,往往把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一旦孩子把东西给他了,他反而推辞着不要,并对孩子说是逗他玩的。孩子会比较迷茫,到底是分享还是不分享。久而久之,孩子更养成了不爱分享的习惯。朋友们,如果你见到身边的大人这样逗你的孩子,请温和地制止他们。
4,大人做好以身作则的榜样
家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带头做好以身作则的示范。比如,家长在吃饼干的时候,问问孩子要吃吗?家长平时做的点心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分享给邻居品尝。遇到需要捐助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头捐点钱财给需要帮助的人,尽点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家长可以常常给孩子讲讲分享所带来的乐趣,还可以经常给孩子讲讲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会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慢慢地学会分享。
5,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爱
有些孩子在妈妈生了二胎后,会担心二宝抢走本该属于他的东西,于是他会变得更“自私”,不爱和别人分享任何东西。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在备孕期,就提前和大宝说,爸爸妈妈会给他生个二宝,并且表示即使有了二宝后也不会减少对大宝的爱。每天和大宝谈谈心,随时关注他的心理,以及每天都给予他足够的关心和爱,即使生了二宝后,也要让大宝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不会被二宝给抢走。在充满了爱和安全感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自然而然地他会更加懂得分享和爱。
6,带孩子经常参加集体活动
有些孩子被家长过度的保护,缺乏分享锻炼的机会。经常带孩子出去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食物,玩具,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自己为集体所做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给集体活动中的其他小朋友也带来了快乐,从而孩子也会感受到团结协作分享的意义。
此外,在生活中,家长需要充分地尊重和理解孩子,当遇到孩子偶尔地不愿分享时,不要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应当首先找出其原因然后再慢慢地加以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