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1日,赫章县教育研究室杨凯老师一行到赫章县双坪乡刺竹小学进行调研。刺竹小学是一所教学点一到四年级共四个班,教师平均年龄在35岁左右,男性教师偏多,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计算机操作水平一般,基于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能力欠缺等情况,期待刺竹小学的老师们能够找到一种最佳的教学模式,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教学,提高幸福感!
杨凯老师对刺竹小学寄予厚望,希望老师们思想活起来,实践动起来,让孩子们接受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加公平的教育。选择互联网加教育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在杨老师的亲切关怀下,刺竹小学石玺校长愿意成为领头羊,切身实践,带着老师们、孩子们走进互联网加教育。感受春风沐浴般的洗礼!
王斌老师通过翻阅赫章县妈姑镇龙井小学学生的诗配画及教师的打卡记录,赞不绝口。互联网加教育给村小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他期望未来的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


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给村小送来芳香!
一、开展网络课程所具备的条件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即可享受优质资源。
二、课程选择
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涉及15门课程,彩虹花晨读、生命教育、科学鱼、山里红美术、韵律舞蹈、外教英语、夏加儿美术、酷思熊阅读、快乐手工、快乐书法、快乐音乐、阿福童财商、网络素养、华为平板班、KT足球15个星球可供学生选择,15们课程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教师可跟学学生性格差异以及学校自身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课程。考虑到刚起步,建议老师们选一到两门,不宜过多,慢慢适应,逐步过渡。


三、助学教师培训
课前:材料的准备、打印作业单或记录本、观看小视频、板书设计等;课中: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做好导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桥梁。用手机为孩子们的精彩瞬间留下足迹,保证照片、视频的清晰度,记得横屏拍照;课后分享反馈:助学教师们在互加鱼塘进行反馈,内容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情,教师在课堂上的感悟,照片、视频均可上传,底线是9张。助学教师们还可以在简书、美篇、微信群、QQ群进行分享,让家长们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四、“双师课堂”教学模式
一位主讲老师通过大屏幕实时直播授课,教室里一位助学教师进行辅导,学生可在助学教师的协助下与主讲老师进行互动,即“一个课堂+两位教师”的模式。“双师课堂”中,参与直播,以学生为中心,网师、助学教师以及助教组成多个“三角形”互动模式,而回顾形势下的“双师课堂”减少授课教师的互动,只剩下学生、助学教师、助教之间的“单个三角形”互动模式。不论是直播还是回顾,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模型皆以学生为主。在双师课堂中,庞大的社群空间需要精心的呵护,稍有不慎,运行将会受到影响。

五、网络课程的影响
1.解决乡村教师专业能力薄弱,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的问题;
2.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变得更加自信、大方、开朗;
3.教师专业成长得到发展,写作能力提升,知识结构更新,思想得到洗礼,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更加坚定;
4.学校因为学生的用心、老师的走心,变得更加充满活力。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赫章县双坪乡刺竹小学的老师们逐步转变思想,愿意尝试,相信星星之火在美丽乡村可以燎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