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贵大爷后来什么时候去逝的,郭五军记不起来了,但长贵大爷讲得那个《诸葛亮死制司马懿》的故事跟随了五军的一生。世间竟有这么厉害的人,死了也能杀死对手。五军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可惜那时候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看。
一九七九年九月一日,郭五军上一年级了。而他亲密的小伙伴贾大勇和贾大盛还留在学前班,并没有升到一年级。这使得他们在一起玩的时间少了很多。这一年三哥郭三军高中毕业也回到南小河村小学任代理老师了。
哥哥郭三军毕业于久安县府君镇的府君中学。
府君镇因其镇上有一座府君庙而得名。关于府君庙的传奇有许多版本,而为唐太宗治病之故事较为流传。据说崔珏为官清廉,刚直正派,死后封为丰都判官,主管生死簿。贞观年间,太宗突发大病,传御医诊治,然而病情危急,御医也无回天之术,群臣慌乱。相国魏征却沉着平静,让人取来笔砚,亲自动笔给老相崔珏写了一封信,当即烧化于太宗床前。说来也奇,第二天太宗就起死回生转危为安,并叙说起他梦游地府的故事。原来,唐太宗梦游遇见主管生死簿的崔珏,崔珏打开生死簿,见太宗寿期已到,大吃一惊,然念及太宗治国有方,为民心所拥戴,遂执笔将太宗“在位十二年”的“一”改为“三”,为太宗又添寿“二十年”,并亲送太宗离开地府。病愈后的唐太宗,非常感激崔珏。于是就封崔珏为府君神。府君庙由此而得名。
府君中学在府君庙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当时只有高中部,后来八十年代才设立初中部。府君中学位于府君镇的中心位置。
从南小河村到府君中学,要走十五六里路,上学来回不放便,因此哥哥郭三军是住校生。每个星期天下午,他背着一袋母亲用玉米面和高粱面掺在一起烙得锅盔,作为一个星期的伙食,就这样一直上到毕业。虽然那时候国家已经恢复高考了,但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能够供他上完高中已经是不容易了,所以他没有选择继续补习,而是回到了南小河村。
郭三军回到村里后,开始也和村里的人一样到生产队上工挣工分。后来听说公社要招一名电影放映员到各个村轮流放电影。便缠着父亲找公社书记让他去。
父亲找了公社书记程文博叔叔,程叔叔答应帮忙。结果呢,郭三军把表格都已经填好了。谁知道父亲吃了北小河村的一户人家一顿饭,把名额让给了北小河村的胡永昌,郭三军没戏了。气得郭三军把父亲埋怨了一辈子。
又有一次郭三军听说小学要招一名代理老师。这回没给父亲说,他打着父亲的旗号,找了生产队长贾卫国和村里的大队长杜福安,终于如愿以偿得当上了代理老师,不用在每天到生产队上工了。
郭三军当上了村里小学的代理教师,他教五年级的数学。郭五军则开始了他的小学时代。
【无戒挑战写作极限营第十四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