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汽车后市场
车服科技:如何看待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平台折现的难度?

车服科技:如何看待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平台折现的难度?

作者: f26ed389eb9e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14:42 被阅读11次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庞大的流量资源来服务线下终端的平台,其最为主要的来源就是将流量折现,很多创业公司通过高频低价的洗车保养等获取巨额流量,然后变现过程中延伸到维修阶段,这是很多创业者给投资人描绘的宏伟蓝图。但是汽车后市场下的流量折现并不是那么简单。

烧钱模式希望把线上积攒的流量导入给线下维修门店,尤其是希望从高频服务转换到低频服务。原因在于:维修是一项“定时”、“定点”、“定人”的服务,消费服务半径小且车主对线下维修店及技师的依赖性高,核心在于是否给消费者寻找让其产生信任的维修店,能否形成长期的服务关系。

高频(洗车、保养)与低频(事故维修等)对维修店和技师的要求差异性非常大,从高至低的转换率极低,我看到的数据是转化率在3%甚至更低。开车的人都知道,洗车确实高频的,有可能一周洗一次,或者半个月洗一次,但是除了定期的保养,事故维修的概率是非常低的,3%我都觉得高了。所以汽车后市场维修的低频不是一般的低频,是超级低频。因此还不如,平台之间先通过与维修店建立良好的黏性关系后,将维修店自身拥有的流量数据反向导入平台。总结起来就是,正向O2O还不如反向O2O。

我们再来看汽车保险的流量变现到底可行性有多大。保险是否愿意为平台买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保险公司核心痛点在于养护维修理赔的配件及工时费价格过高,导致理赔费用居高不下,影响车险业务的整体盈利能力,所以其最需要车辆的历史维修记录数据以及性价比更高的维修合作门店。

而要做到这两点,养护维修平台必须解决供应链问题,必须积攒完善的车主历史维修记录数据,而这并不大可能是一个轻资产模式所能实现的。相对来说,从卖出车后的首次保险,和保修期内的维修保养,4S店逐渐建立起了用户的保养维修习惯,保险公司更加倚重4S店。

车服科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车服科技:如何看待汽车后市场互联网平台折现的难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fya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