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国最辉煌的历史时期,政治比较开明,经济和文化也非常繁荣。提起唐朝,我们不由会想起唐诗,因为诗歌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据现有的历史资料所记载,全唐诗共收录了五万多首诗歌,一千多位诗人,算上佚失遗漏的部分诗歌或诗人,整个唐代诗歌,诗人的数目可能会更为可观。这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诗歌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唐朝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唐朝初期,王勃,杨烔,卢照邻,骆宾王等人被誉为"初唐四杰。简称王杨卢骆。他们摒弃了唐朝以前齐梁以来萎靡,奢华的宫体艳诗。开创了风格和内容多样化的诗体。像边塞诗的雄浑,送别诗的情意绵绵,田园诗的清新质朴等等。为后来盛唐诗歌的繁荣鼎盛奠定了基础。
王丶杨丶卢、骆,初唐四杰是按他们诗歌的名气和贡献大小排名的。对这样的排名还是有争议的。杨烔曾发怨言说自己: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他显然对这样的排名不满意,有怨言的。
王勃,字子安(638一684)今山西河津人,六岁能写文章,被称为神童。一生坎坷。十六岁应试及第,授于别散郎。因写《斗鸡檄》被贬。做了地方小官。后又杀家奴,二次被贬。676年去交趾探寻父亲返回途中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有一首著名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送别诗,劝勉友人不必悲悲切切作儿女状,我们即使身处千里之外的异地他乡,也好像就在彼此的身边。因为我们的心贴得很近。
让王勃一举名扬天下的就是他的那篇《滕王阁序》。文章出彩的就是那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杨炯,(65O一693),陕西华阴人,多写边塞诗,后因徐敬业讨伐武则天而受到株连,被贬,远充梓州。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唐代重武轻文,作者难以施展抱负。他很想投笔从戎,实现自己的宏大理想。
卢照邻,(636一682),字,升子,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人。作品有:《长安古意》,《雨雪曲》等。患风痺,手足致残。后因不堪其苦投水而死。
雨雪曲
卢照邻
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节旄雪落尽,天子不知名。
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人(今浙江义乌人),七岁作诗,就是那首耳熟能详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除了这首早期的诗作外,还有《在狱中咏蝉》,《于易水送人》,《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等等。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骆宾王为徐敬业起草了《为徐敬业讨武曌檄》而被捕入狱,后被杀。另有一种说法,当时捕骆而不得,骆宾王渡水逃脱。有人说隐居了,有人说隐姓埋名当了和尚,总之不知所踪。
在狱中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云鬓影,来对白头吟。雪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初唐四杰虽然不能和盛唐时期,后来者居上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枷相媲美,但他们对唐诗的发展繁荣所作出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如果没有初唐四杰,唐诗也可能不会有如此的辉煌。
初唐四杰有个共同的结局,就是他们的命运结局都是很悲惨的。而且,一个比一个更悲惨。我们在拜读他们的作品时,在钦佩他们的才华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他们扼腕叹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