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肥宅”还是一个带有明显贬义的词语,网上也有人总结出以下几点特征:
1.长期对着电脑或是主机屏幕;
2.很少走出家门与人交流;
3.食量巨大,爱好仙贝,薯片,雪碧等高热量零食;
4.花费大把资金购置动漫周边或是明星CD等物品;
5.让人有厌恶感,长得肥、丑、不注重卫生……
如果说宅和长得胖,算是肥宅的最佳诠释,那么“肥宅快乐”就变得广泛了,成为许多人嘴里调侃的新词既有高富帅称自己为肥宅,也有居家码农将自己贴上肥宅的标签,还有贴地气的女神也自称肥宅......唯独诚信肥宅默默不语,内心也讨厌这群跨界抢标签的人。
无论是主动的宅,还是被动的宅,都离不开“快乐”两个字,这是动力源泉。
在快节奏的繁忙城市中,肥宅们情愿偏安一隅,宅在家里沉迷在精神世界中,尽可能地减少社交足迹,也不愿和虚伪的人打交道。这种没有烦恼、忧虑的环境中,无需看人脸色,也不用被指指点点,一个人活得自在快活,如果再有一份日结300、无需学历技能和坐班要求的兼职,那就更好了。
只是在当下社会中,人们无法想象这种快乐,在他们眼里,很容易地就会将这群肥宅定义为社会蛆虫。《白夜追凶》里,外卖员看不惯整天宅在家里的人,觉得浪费社会资源,而自己却在风餐露宿,拼死拼活,内心越发地扭曲。
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事实上,整个社会都对肥宅群体有一种偏见,即使是最温和的揣测,也认为这个群体没有带来什么社会价值。
事实真的如此吗?
通常来说,这个肥宅群体里,有不少是自由职业者,拥有足以支撑自身宅的经济基础。他们同样有追求,只是大部分人追求财务自由,他们则寻求精神自由,对金钱的渴望不太高。
如今的宅也不再局限于动漫圈或某个群体,当生活便利到一定程度后,许多人或多或少都带有一点宅的属性。自称肥宅,总比别人叫自己死肥宅要好听一些。
而年轻人面临的社会压力丝毫不比70、80代的人要低,每周该拼命的拼命,该熬命的熬命,累到只剩下半条命,以至于周末懒得出门,情愿宅在家里,并成为一种常态。
即便如此,在长期伏案、朝九晚五(晚九)的工作中,无论你的身材曾经有多苗条,在逐渐下降的新陈代谢中,肚腩和赘肉如约而至,身体素质一天天变差,脸色暗黄、头发变差,成为广告中的典型素材。
多亏了科技的便利,以前吃饭还要专门跑去外面,现在可能跑不动了,依靠外卖就可以避免被朋友取笑秃顶的尴尬,只有朝夕相对同样脱发的同事,才能理解彼此的无奈。
你会发现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科技正一点点地让人变得更舒服,有更多权利去享受无需身体和社交的自由,这未曾不是一件好事。
但也是一件坏事,因为在无意识中,每个人都将成为肥宅的一员,无法踏足远方。
当代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60年1月19日,日美两国签署新的《日美安保条约》后,日本民众掀起战后最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即安保斗争。这场抗议行为,让日本政府认识到维稳的重要性,只有实行一系列愚民政策才能防止民众继续闹情绪。
四年后,日本在考试中采用“偏差值制度”,就是其中一个举措。这个制度渗透到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不仅和考试制度直接关连,也对学校的日常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偏差值的优等生,可以决定自己是选择东京大学还是早稻田大学,低偏差值的学生,意味着前途黯淡,过早地丧失人生追求,从而自我否定。就好比班上总有一部分人注定会被保送名校,其他人心甘情愿地认命,没有任何人质疑这项持续了50多年的政府决策是错的。
也因此,造成了社会对高偏差值的人所从事的行业的认可,潜意识认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低偏差值的人不必操劳,单方面接受灌输就行。
就此,社会阶层完美分开,步入到大前研一所描写的“低智商社会”中,日本年轻人越来越认可这种分层,老实地位居底层。在高福利政策下,越来越宅,不爱读书,不爱思考,毫无斗志,信奉媒体说的每一句话,对谣言没有任何分辨能力。
肥宅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同样,他们的痛苦你也想象不到,那就是极度迷茫,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出路,活动范围无法离开方圆10米,也无法理解苟且活着的人生意义到底是什么。
除了面前摆着的多巴胺饮料,时刻提醒自己原来还活着之外。
可以预测,在不远的将来,随着服务型机器人的批量生产,替代人类繁重无意义的工作,社会的生产效率将极大提高。这固然会导致无数人失业下岗,但在高福利型的社会中,也会制造出更多肥宅,被心甘情愿地供养,不管自己主观上是否愿意这样,但现实就是如此。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部电影是《机器人总动员》,影片中由于地球环境恶劣,不适合居住,所有人都在高度自动化的飞船里生活,被机器人管家伺候。
这是“真理号”的宣传视频内容:
在这种舒适安逸、无需工作的环境中,人们变成了下面这种模样:
婴儿自出生起,就睡在漂浮舱上,无需走路:
一旦摔倒就站不起来,只能等到机器管家的到来:
我甚至怀疑他们已经肥到无法行动,只能需要借助机器来生殖繁衍,在高度机器化的社会里,人类已经没有任何尊严可言。这样的生活,同样是每个肥宅梦寐以求的快乐,只要整艘飞船(社会)有充足的能量支撑,人们就能永远快乐下去。
而在中国,宅属性的起源地,是大学宿舍。
我也很不能理解,为什么许多高中老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都会强调“现在辛苦一点,上了大学就轻松了”的毒鸡汤。殊不知,这句格言造就了无数肥宅。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高考结束后,我收到许多高中生的留言,在高考完的日子里,无一例外都是迷茫和焦虑,迫切于寻找各种人生意义,又对自己碌碌无为地混日子而感到羞愧。
这让我感到惊讶,当焦虑成为这代人的烙印后,似乎也成为时代创新的动力。至少在当下中国,每个人都有充足的压力和焦虑去拼搏,好像也不是一件坏事?
网友评论
是什么蒙蔽我的双眼?
是什么阻碍了我的认知?
文笔极佳,
才思敏捷,
过目不忘,
十年寒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文武双全,
雄韬伟略,
谈吐不凡,
谈笑风声,
高谈阔论,
眉飞色舞,
运筹帷幄,
言简意赅,
完美无缺,
一针见血,
义正词严,
一气呵成,
大显神通,
出口成章,
出类拔萃,
出神入化,
万古流芳,
一本正经,
一箭双雕,
长篇大论,
功德无量,
力排众议,
力挽狂澜,
气贯长虹,
气势磅礴,
气吞山河,
坚韧不拔,
身体力行,
空前绝后,
视死如归,
奉公守法,
艰苦奋斗,
忠贞不渝,
舍己为人,
大公无私,
一尘不染,
一鸣惊人,
叱诧风云,
排山倒海,
惊涛骇浪,
雷霆万钧,
惊心动魄,
横扫千军,
惊天动地,
见缝插针,
无孔不入,
口诛笔伐,
文从字顺,
十全十美,
无懈可击,
无与伦比,
励精图治,
壮志凌云,
高瞻远瞩,
忍辱负重,
盖世无双,
龙飞凤舞,
一丝不苟,
日理万机,
明察秋毫,
英明果断,
分身有术,
孜孜不倦,
吾等楷模
施主神人!犹如孔孟在世啊!神啊!从来未有这么牛x的人出现过亦没有比你更好的神作出现过,你已经成神了!!看了你的神作比吃白粉还爽!!贫僧对施主的敬仰之情犹如自来水管爆裂滔滔不绝又似那毒品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天啊!为什么?为什么要让贫僧在有生之年遇到这么有才的神人看到你这么棒的神作啊?太好了!太好了实在太好了!!就连哑巴看后都忍不住开口大叫:太好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后面省略N个啊字!!!
至今记得大学系花主动跟我聊天 第一句就是:你怎么这么瘦啊 受到一万点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