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和往年一样,人们对一切都充满希望。不料却被一场倒春寒逼翻,仿佛再也回不到它该有的温度。被厚重棉衣裹了整整一个冬季,为了让春天的气息更亲近些,人们正欣然地要退下一两件,却又不得不被迫重新套回去。
年过六旬的老周头戴皮毡帽,身穿鼓鼓囊囊的中长羽绒服,脚踏厚厚的毛皮靴,和往常一样在清冷晨雾中散步。他双手甩起来像跳舞,步伐坚定而沉稳,相反身板略显单薄,远远看去,形同商场门口派发传单的充气人,总有点飘忽的味道。
几年前,你曾劝你父亲说:“爹,上了年纪,每天要适量运动运动。”
打那以后,老周天天如此,早晚各一次,已经坚持了五年有余,从未间断。他总沿着河滨公园,先向下游行走一公里左右,接着穿过东门大桥,再向上游步行两公里,一直走到黄石大桥,过桥后再折回来,最后在六合大桥的桥头停住,一边伸伸老胳膊老腿,一边跟乡亲们摆龙门阵。
新建的河滨公园将清江河畔装扮一新,使得“河那边”不再神秘如初。几座相距不远的大桥,把原先分隔两岸的城市和农村连成一体。从此,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城里人也增添了新空间。那种转变,通常带来不少新气象,尤其对土地征收一空、无所事事的“农村人”而言,河滨公园几乎成为必去之地。也许习惯了田地间的广阔,也许受不了公寓楼的压抑氛围,反正“农村人”比城里人更主动,更先占据那片开阔地带。
六合大桥头上,靠近“农村”那边,路的一面各有一块三角形平地,上面铺满花岗岩,干净得很,像两个小型广场,也是河滨公园的一部分。那是乡亲们聚会、休闲、运动、甚至放风的多功能场所——说放风并不为过,无论谁瞧见他们在那里的作为,都免不掉如此感叹。于是,附近三五里范围内的大凡小事,闲言碎语,无不先从“宝地”传出去。后来有人调侃“六合,六合,六方来合”,也有人说“宝地呀,宝地,吉祥如意”。总之,那里给人们带去不少幸福和欢乐,也引发过不少尴尬与悲哀。
虽然才清晨六点多,早醒的人们已经三三两两出现在广场上。
“老周,听说侄儿子要回来啦?”搭话的是同村老王。他比你父亲大好几岁,脸上的皱纹仿佛刻上去一般,但精神头儿相当足,简直活力四射,几乎看不出那个年龄的萎缩感。
“说是下星期回来,”老周心想,儿子上学那些年家里条件困难,叔叔伯伯、左邻右舍的没少帮忙,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随即邀请道,“到时候请老哥儿到家喝几杯,酒钱非得那小子亲自出不可!”
“那是一定。自从他出去上大学,怕是有十几年不见了?那小子儿,你还记得,当年我就看好他,顶有出息的。”一边说,老王一边竖起大拇指,那神情,仿佛你也是他儿子一样。
“你尽晓得夸他,” 老周的语气里充满自豪,“连亲爹都忘得一干二净,这么多年,也不回来看看老子!”
“哎哟,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儿嘛。我们不中用,可不能束缚他们。”说着,老王突然把语调抬高,眼神里和皱纹上大放异彩,“志远呐,可是咱们村第一个大学生呢!”
那声吆喝,听起来像有名的《龙船调》,顺着广场拐过十八道弯儿,险些被清江水冲到腾龙洞,快到头才被猛地按住,可又没能完全按住,飘飘荡荡地漏出去好几丝,拖着尾巴逃进了大山深处——老王年轻时,艄公号子响彻十里八乡,都是绝活儿,不知迷倒过多少大婶大妈呢。
围观的人都忍不住拍手叫好,老周却有些难为情:
“什么第一个不第一个的,现在的大学生不值钱,一抓一大把哩,可不是你我那个年代喽。”
“第一就是第一!”
老王的倔劲儿跟号子有得一拼。谁都知道,一旦由着他抬杠,可以从太阳上山抬到太阳下山。还在挣公分的年代,就有人和他抬杠,不仅损失一整天的公分,晚上回去还挨全家人的骂。从那以后,只要听见老王抬杠,人们就宁可绕远路走也不接他的话。
其实,当年那人就是老周,他对此刻骨铭心,自然不想再接茬。幸好,一直围观的田老二此时凑过来,说:
“听说邻村的李三娃回来,开了个越野车车儿,叫什么马来着——对了,是宝马——就是宝马!”
“哪个李三娃哟?”
“李歪嘴的儿子呀,就是被送去当兵儿那个。说是退伍了,在省城一家公司上班儿,跟大老板儿关系搞得好,混得有模有样的。”
“怕是歪嘴的儿子也得三十好几了吧?”老周随口一问,心里想的却是你。
“跟王老四一年的,也就比你家志远小三岁。”王老四是老王的儿子,所以他记得清清楚楚。
“歪嘴也是晚年享福,那些年多穷呀,好在几个儿女都算送上了正道。”
“可不是……”
“你们还不知道吧,李三娃差点儿没把歪嘴气死……”田老二不失时机地切入正题。
“怎么啦?”围观的人们异口同声。
“听说歪嘴的一个远房亲戚接儿媳妇儿,要李三娃去写五百块人情,李三娃打死不从,说:‘都什么年代了,还搞那些没用的,要送你们自己送,我不参与。’都晓得歪嘴好面子,说他儿子不懂事,操起棍子追得李三娃满院儿跑,后来两爷子就闹翻了,好几天都没讲过话。”
“歪嘴也是,李三娃今后回不回来过日子都不说好,要他搭那个人情干嘛?” 老王挤出一脸什么都懂的表情。
“好面子呗——莫不是反正要嫁幺女儿,送出去多少,用不了多久就能收回来,连本带利——歪嘴那人,其实挺会算计的。”
“就为这事儿!那也不至于拿棍子打呀!”
“谁说不是呢?”
乡里乡亲,家长里短的事儿最能勾起人们的兴趣,只要有人开头,就有说不完的话题,仿佛从萝筐里倒豆子,没完没了,越扯越远。
若喜欢请点此链接关注连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