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南怀瑾老先生的《小言黄帝内经》看完了。这本书比较薄,但是停停看看,过了好阵子,才看完。
一般看南老的书和看古代的经典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想看快也看不了,因为很多观点需要时间沉淀在心里揉碎慢慢吸收,再从生活中去应用自己领悟出智慧来。
在书中,南老鼓励年轻人每天花些时间读《黄帝内经》等古文,虽然古文有时候不易懂,但是不能因此放弃不读,要有钻研弄懂它的决心。《黄帝内经》之前粗浅地读过一部分,觉得确实挺好的,它可以成为每天不离手的生命科学经典读物。
像《黄帝内经》和《易经》这样深奥的书,对它们的学习要放在一个长的时间广度去学,不求全通,能通一半也受益很多了。
此外书里还提到:真的能治心病的是佛家,道家,老庄,这是中国文化中最高的层次。《庄子》其实是医学,医心病的,尤其学做人做事,可以说比孔子的《论语》还重要 。
最近读书还在读《孟子》,速度比较慢,古文读起来有时候绕口,意思也不明白,现在抱着一种态度就是读下来,记下来再说。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还有快要读完的《孟子》,看南老的书,对书里提到的孔孟圣贤们的观点和解读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其实何止是读古文要有不畏难的精神,学其他的东西也是如此。比如最近学习茶方,了解各种食物的属性,不仅要记住也要学会融汇贯通,还要随时观察身体的反应。
这需要自己对身体熟悉和有敏感的观察力。
有时候会感叹,在这个世界上,灵魂我们看不到,但是我个人是偏向相信它是存在的,而每天可见的肉体人身,借着它完成人世间的事情,活了几十年,却还不明白它怎么用。
也或许是现代人不知道身体如何好好使用,出现什么情况应该怎么办?古人应该是悟出来了,所以有了各种记录的书本流传下来,《黄帝内经》就是其中的一本。
按照古人的说法,人正常寿命可以活过两个甲子,一个甲子是60年,也就是能活120岁,在60岁之前去世离开的都算是夭,过了60岁就看能最后活到多少岁,没到120岁,是活得打了折扣。
知道了人的正常寿命可以活得这么长,再看看三十几岁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就损伤身体,似乎心肝脾胃肾都不要好了,不免觉得讽刺的同时,也真感觉枉为人了。
所以,不管怎样,早一点亡羊补牢,学习《黄帝内经》,不一定要从医,至少可以为保养自己的身体和家人的安康尽绵薄之力。
在当今现实的情况下,这些不起眼的绵薄之力也许可以让我们和家人少遭不必要的罪,毕竟,人活一生,是要尊严和体面。这点,去过现代医院的人多少有感触。
而尊严和体面要通过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日积月累去修炼功力,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有从容选择的资本,为自己的生命承担起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