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认识篇】西方近代哲学分为三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哲学、中期近代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它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西欧封建社会的后期,一系列科技的发明(14~16世纪,占星术、炼金术以及民向医学与药物学研究有所发展,后来,占星术逐渐发展成为近代的天文学,炼金术发展为近代化学,而民间的医药学则成为近代的新医药学)和重大的地理发现(是指西方史学对15~17世纪欧州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是欧州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世界生产力分布也有重大影响。麦哲伦及其后同伴于1519年9月20日~1522年9月7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
【近代哲学可以分为哪三个阶段?】 按照哲学形态的不同,我们将近代 哲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18世纪时早期近代哲学中的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辩。在近代哲学发展早期,认识论是哲学家们关注的中心问题,他们围绕知识的各种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分成了经验论与唯理论两大派别。
第二个阶段,18世纪的法国启蒙哲 学。这一时期的哲学别具匠心地形成了 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战斗的无神论, 尤其在社会政治学说方面有着非常大的贡献,为资产阶级的法国大革命奠定了 理论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18世纪一19世纪上半 叶的德国古典哲学。这一时期的德国哲 学家既要解决现实提出的哲学问题又要 解决哲学自身的问题,于是就在无意之 间对近代哲学甚至是西方整个古典哲学 开始了概括和总结,形成了有史以来最 庞大、最丰富、最系统的哲学体系。这个 时期以康德为创始人,以黑格尔为集 大成者,并且黑格尔哲学中实现了西方 古典哲学使哲学成为科学乃至科学之科学的最高理想,同时也使古典哲学走向 了终结。
【近代哲学的主要特征有哪些?】近代哲学的产生背景主要可以通过 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个重大“发现”来说明时代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发现就是美洲的发现,史书之上称为“地理大发 现”。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通大大加快了资本主义出现的脚步,使欧洲人的眼界扩展到世界性的范围。
第二个发现是“人的发现”,也就 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一批有着改革 和牺牲精神的思想家,开始从古希腊哲 学之中吸取营养,使人类的目光从神转向 了人,宗教改革家则是发起教会内部的运 动,消除了教会的绝对权威性,使关注的重心转移到人的身上,所以人文主义和宗教改革都可以看成是“人的发现”。
第三个发现是“科学的发现”,也就是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用理性的眼光审视世界,理性开始取得权威的地位,人们开始用科学的目光看 待自然,用科学的语言解释自然。
【为什么近代哲学的主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
近代哲学是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哲学相互交融的产物,近代哲学既继承了希腊哲学的重视理性、发展科学、以自然为对象,又重视基督教哲学的内在精神,并且关注精神世界。从整体上 来说,近代哲学可以看成是一个要弥合两个割裂的世界的“伟大的两栖动物”。在这种叠加的历史背景之下,近代哲学的主 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笛卡尔的认 识论主体客体的二元框架限制下,近代哲 学的问题最初表现为理性与经验的矛盾, 出现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辩,然后是主 体与客体、知识与对象、理想与现实、自 由与必然等和思维与存在有关的一系列间 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代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延续,近代哲学家继承了古希腊哲 学的使哲学成为科学的梦想,但是这个理 想一直到黑格尔才得以实现,实际结果却是这个梦想只能够在思想之中编织。
需要强调的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近代哲学的主题,也是一切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在西方哲学史及其各个发展时期中却有独特的、不同的表现形式。
古希腊哲学是朴素的,尚未注意到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也不知道近代哲学意义下的思维与存在的对立,可以称为是把思维与存在浑然一体观。古希腊哲学家还没有把人作为一个与客体相对立、相联系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的主体来研究,而是静观世界。
到了中世纪,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人的灵魂与肉体,物质方面与自然方面,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分裂和对立。人的灵魂和精神在天国和宗教生活中与神合一,构成思维的一方。反之,人的肉体和自然方面以及外部世界则构成存在的一方,与神所处于对立的地位。神的统治把尘世看作应被克服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说,中世纪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人与神的关系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获得了它完全的意义。近代哲学的一条根本原则是把思维着的人,逐步深入地理解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的主体。近代哲学意义下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正是在这种意义下,近代哲学便突出了认识论的问题,突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
近代哲学对人的能动性的态度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把人权从神权的東縛下解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人的能动性;但18世纪的哲学又把人看成是机器,使人完全受制于自然界的因果必然性;只是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那里,人的能动性才再一次得到解放。
近代哲学家们不仅认识到思维与存在即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而且还力求克服这种对立,并使之达到统一。
【经验论及其代表人物→培根】
什么是经验论?
经验论就是认为经验或者感性认识是人的一切知知识或者观念的唯一来源,轻视甚至是否定理性认识的作用用和确定性的认识论。经验可以分为两种:外部经验(也被称为感觉)与内部经验也被称为内省。感觉论的哲学家否认内部经验,只承认外部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经验论还可以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经验论认为经验来源于客观实在,外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才引起感觉经验;唯心主义经验论则否认经验的客观来源,认为经验是主观自生或上帝赋予的。经验论的主要阵地是英国,由弗兰西斯·培根开创,主要代表有霍布斯、洛克、巴克菜等。
F.培根的生平☞(1561-1626) 英国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是近代哲学史上首先提出经验论原则 的哲学家。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父亲曾是 英王伊丽 莎白的掌玺大臣。 培根12岁时便进入 剑桥大学 读书,但 因为厌恶大学里陈腐的学风,不满15岁就离开了大学,开始研究法律。父亲逝世后回到英国,此后的数十年他在政治上地位显赫,连续多年被选为国会议员。后因被人指控犯有收受 贿略罪而结束了政治生涯,从此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和著述。培根非常 推崇文化知识,关心科学技术在人 类生活中的作用,他提出的“知识 就是力量”的口号为人们所熟 。
F培根哲学观点是什么?培根的哲学思想与他的社会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代表着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主要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提出了"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培曾公开主张人应主动征服自然,使自然服务于人类。培根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科学的伟大复兴,推进知识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按照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自然,并且支配和利用自然为人为自身谋福利。他一直都在试图恢复自然哲学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合法地位,他认为自然哲学才是真正的哲学。培根的自然哲学相对来说庞杂,而且不成体系,在和旧哲学决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承袭了许多旧哲学的东西,并且具有神学上的不彻底性。表现在他否定咯波尼的学说。他是经验论的代表人物。经验论者企图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达到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培根是近代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把经验当做统一思维与存在的关键,在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思维的主体“人”应该主动干扰自然,使之服务于人类。他为近代哲学中统一思维与存在的要求和思维趋势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培根看来,2500年以来,科学几乎都没有什么进步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缺少正确的方法。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的逻辑和方法的时候,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中世纪逻辑和经院哲学全部都加以排斥,喂,他们都已经成就,必须用新的逻辑和方法弄取代,而这种方法就是经验归纳法。顺便在这里说明,与培根的经验归纳法相对立的是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
【近代唯理论及其代表人物→笛卡尔】
什么是唯理论?
唯理论就是片面强调理性作用的认识论,又称为理性主义。唯理论认为可靠的知识是从先天的、无可否认的“自明之理”出发,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到的,否认从感觉之中得来。唯理论主要阵地是欧洲大陆,由18世纪法国的笛卡尔开创(建立了唯理论的法国哲学家)代表有荷兰的斯宾诺莎和德国的菜布尼兹等。
R笛卡尔的生平☞(1596-1650) 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出生于一个贵族 家庭。青少年时期曾在耶稣会办的学校读书,喜爱数学,阅读过大量课外书 籍。1616年毕业于普瓦捷大学法科。次年前往荷兰志愿从军,从军期间曾 苦思冥想,考虑治学方法。定居巴黎之后,开始专心从事数学及其他自然科 学的研究,并着手于制定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名言 为人们所熟知。笛卡尔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论方 法》、《形而上学的沉思》等。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笛卡尔是近代唯理论的第一个代表。他排斥一切外在权威?把人的思维当做哲学的开端。他的“天赋观念”说,主张单凭思维中的普遍性概念即可把握最高真理;他的怀疑一切的主张,就是清除成见,完全运用思维以达到客观真理。笛卡尔的这些思想实际上是把人的理性认识当做统一存在与思维的关鍵。他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所谓最可靠的原理,把思维和存在直接地统一起来。在本体论方面,笛卡尔是割裂思维与存在的二元论者,为了解释二者的结合问题,他抬出了上帝,认为在上帝那里,思维与存在是统一的。他也是一个机械论者,认为动物不过是一架机器。
在这里有必要了重点了解笛卡尔提出的天赋观念论、方法论原则和理性演绎法这三个概念。
天赋观念 天赋概念是笛卡尔哲学甚至是唯理论哲学的基础。是笛卡尔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概念。他认为,科学必须是清楚明白,不容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而来的科学体系。所以很明显这些基本原理不可能缘于感觉经验,因此只能够是天生的天赋概念。只有理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他曾解释说,在人出世之前,上帝就把一些观念(包括人的心灵为什么会产生关于上帝存在、自我存在以及数学上的各种公理等知识)印在了人的心灵中。在后来人的成长过程中思想高度专一的时候就能发现这些观念。类似于我们平时所说的“直觉”。和天赋观念相对的则是依靠感觉获得的观念,笛卡尔认为这类观念是从人之外来的,是不可靠的,“如果没有我们的理智参加,是都不能使我们确知任何事物的”。(思想高度专一,就会迸发出认知事物的理智火花)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二是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三天赋能力潜存说。
这里重点说一下天赋观念潜在发现说是什么?认为天赋观念是潜存在我们心中,需要学习和训练才能把他们从其他观念的掩蔽和混杂中发现出来。在迪卡尔看来,天赋观念实际上是一种潜存的能力,如果经验诱发它,它就能产生出这种观念。产生观念的能力、思维的能力,并不是实在地存在,而是潜在地存在着的。卡尔将这种潜在的能力、机能看做是某种倾向和禀赋。他在这里并不完全排除经验,承认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偶遇和机缘。使我们的精神根据这种天赋的思维能力,形成这些观念。
笛卡尔为什么会提出方法论原则?
与培根一样,笛卡尔也是从方法论方面开始创新的。在笛卡尔看来,哲学(形而上学)就应该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但是实际上这个基础却是极其不稳定的,所以笛卡尔就想要重建哲学的基础,而这个关键就在于科学的方法。经过反复考察,笛卡尔发现了数学。数学的特征是,当它确定了初始原理之后,从这一原理就可以演绎地系统地得出所有其他的原理,如果初始原理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整个知识体系也一定是真实可靠的。于是笛卡尔就开始考虑创立一种包含几何学和形式逻辑这两门科学的优点同时又能够避免两者的缺点的新方法,也就是推理严密又能获得新的知识,于是他就首先确立了方法论的原则。
什么是理性演绎法?
笛卡尔认为,既然哲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那么哲学就必须是从一个清楚明白、无可置疑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严密的科学体系。所以,笛卡尔以几何学为模型,将演法看成是学的根本方法。
从整体上来说,笛卡尔的理性演绎法包括了两个部分:直观和演绎。所谓的“直观”就是“理智直观",它既不是感性直观也不是神秘的直觉,而是一个清晰而周详的心灵的无可置疑的概念,只是由理性之光突然而出;它比演绎本身更确实可靠,因为它简单,虽然演绎也不可能被我们错误地使用。所谓的“演绎”就是从业已确知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进行的带有必然性的推理。所以说,理智直观的作用就是为演绎提供进行推理的基本原理,演绎就从这些基本原理出发,形成一个具有普遍必然性的推理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知识的体系。
【笛卡尔的哲学有什么重要意义?】笛卡尔是整个西方哲学史的一座划时代的丰碑。他用批判性的反思、科学方法和理性精神清理了经院哲学的废墟,重建了形而上学的基础,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一条不同以往的崭新的道路,缔造了蓬勃向上的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他提出的天赋论为唯理论与经验论,围绕认识论问题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异同点】
1、有哪些共同点?☞
“理性”问题是整个近代哲学的共同出发点,以“理性”去反对“启示或权威”是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第一个共同点,也是近代哲学的主要任务。在这里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经验论在更多的程度上轻视理性的作用,而唯理论是片面强调理性,注重的是一个“唯”字,而我们所说的“理性”是一种全面的、形形色色的精神力量的一种汇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第二个共同点是都坚定地相信人类认识的能力,认为在追求知识的时候,经院哲学是必须要排除的障碍,人类的理性才是最高的权威,因为知识不是天国知识而是关于自然事物的知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第三个相同之处就是以怀疑、分析和证明为主要的思维方式,并且分析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我们可以这样说,从时代精神的角度去看,理论和经验论这两个派别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都用理性反对宗教神学
2、区别有哪些?☞
经验论和唯理论作为近代认识史上的两大对立派别,它们的主要关系还是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知识的来源问题的分歧。关于认识的来源问题的分歧是两者最根本的分歧,这一点从定义上就能够看出来,实际上就是是否存在“天赋观念”的问题。经验论否认“天赋观念(认为依靠感觉感性选获得观念)”而唯理论肯定天赋观点(认为依靠直觉的理性获得观念)。
第二,认识的方法或逻辑问题的分歧。经验论主要使用→归纳法,唯理论则主推→演绎法。
第三,认识的可靠性问题,也就是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谁更加可靠的分歧它们将“错误”或“虚假”归罪于“判断”或“心灵”,将感觉经验绝对化,只承认感觉的真实性,最终从怀疑导致不可知论。唯理论者却认为感觉是骗人的。认为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不能从经验中来,它只能够存在于主体之中,只属于思维主观性的机能,这就必然导致割断思维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最终必然落人先验论的误区。
经验论和唯理论的辦证有什么重要意义?
经验论与唯理论虽然意见分明,并且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两者在近代哲学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步从彻底的两个极端走向肯定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的各自的合理性的程度,但是却一直将感性和理性分割开,一直到康德提出感性直观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原理。经验论与唯理论相互之间进行的长期的、内容丰富的争论和探讨,对日后的启蒙思想和各种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产主了极大的影响,受唯理论影响较深的现代哲学流派是结构主义,受经验论影响的则是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但是者的片面性,在现代哲学中具有调和者倾向的作用,这种倾向在逻辑实证义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