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746898/72ad717ef2b8c88e.jpg)
他们家搬来的时候,我还很小,确切的说,我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搬来的,只知道我和他家的小女儿是一届。我们年龄一样,所以在一个小学上学,村子小,人也少,我们总共有三个女孩。
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去她家串门,我也经常和妈妈一起去,记忆里,每次去的时候,大娘(我们对女孩妈妈的称呼)总是把家里的好吃的拿出来给我们吃。
依稀记得她二哥和三哥结婚的模样,说巧不巧,她的两个嫂子,一个是妈妈表亲家的女儿,另一个是小姨的好朋友,关系本该越走越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渐渐的不去她家了,再后来就没去过。
而我还去,慢慢长大才发现,大娘是一个特别注重礼节的人,每次去了她总会端茶倒水(这也是村子里的礼节,不过一般太熟了也就不客套了),我也就习惯客气的表达谢意。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妈妈不去她家了的缘由,苦寻无果,可能是年龄相隔太大了吧,妈妈比大娘小好几十岁。
因为是从别处搬来的,也因为有三个儿子的缘故吧,他家搬来的时候没有盖房子,是暂住别人家的旧房子,破旧极了。他们好像是村子里生活最贫困的人家,在我的记忆中,大娘大伯早已是满头白发,可是他们每天还要干各种各样的活,就是典型的闲不下来的人。
他们家的孩子都很孝顺,每年过年都携全家团圆,他家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都结婚了,每个儿子家里都有两个小孩,人很多,家很小,即便这样,他们也是到初九,初十那会儿才走,春种秋收的时候更是热闹极了,让人好生羡慕。
和妈妈串门多了,才知道,他们家人竟然很不受欢迎,很多人都不太喜欢和他的家人打交道,也许,这也是妈妈渐渐不去他家的原因吧。
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们的家人那么好,就看他们教育的孩子,这一家人也值得交呀,可是为什么村里的人都敬而远之呢?
我越来越对这家人充满好奇,可是,一个家族的文化,岂是我这种涉世未深的小孩说看得懂就能看得懂的。
终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似乎懂了,因为哥哥带他的女朋友和其他好兄弟回家玩,刚好她女朋友和敏儿(大娘家的女儿)认识,于是,就叫来一起吃饭,索性就把村里的另一个女孩也叫来了,总共三个女孩嘛。
又过了几天,习惯睡懒觉的我还在被窝里的时候,敏儿非得叫我起床去她家吃饭,我不想起床,外加刚好是年初,人家家里也有客人,我更不想去了,妈妈暗示让我去,我对敏儿说,你先回去吧,我起床洗漱了就去了。
她走之后,我问妈妈为什么非得要我去呢,妈妈说,你今天不去,改天人家还得麻烦的给你一个人做。我说为什么呀,为什么要让我去吃饭?妈妈说,因为你哥哥带她女朋友回来的时候,敏儿来咱家吃了一次饭,人家得还回来吧,我说,那就不叫金丽(我们三个中的另一个女孩)?妈妈说,肯定啊。
至今仍然清楚的记得,除了我之外,他们都是一家人,亲戚之类的,正如妈妈所言,确实没有邀请金丽,之前的疑问好像一下子全都解开了。
我依然很敬佩他们家的家庭教育,或许是地域的原因吧,谁能要求一对已经年迈夫的夫妇来适应这全新的文化风貌呢?我也不得不尊重父母及村里人的选择,我同样不能要求他们来适应另一种生活。只是不由的对他们家人充满了同情。
都说写作不必虚构,生活中的离奇已足够让人唏嘘。
今年8月份的时候,他们家最小的儿子在安装空调的时候,因为代理人的不负责任,没有给楼房的图纸,导致他在钻孔的时候,触电身亡了。
人生最悲痛的也不过如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让本来就年迈的老人更是一下子摊到在地了。从未想过这么悲剧的,充满苦难色彩的画面也会发生在这个不到200个人的村子里。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突然离世,父母,子女又将怎么样面对这一切呢?如果是一部电视剧,那么谁才是生活的主角,是他饱受苦难的父母,是中年丧夫的妻子,还是幼年丧父的孩子,或者都是,又或者都不是,他们还必须勇敢的面对生活,只能默默祈祷,他们生命中要是遇到一个贵人就好了。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意外和明天,谁来的更快我们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活在当下,过好现在吧!
希望苦难不要再降临在他们家人的身上,希望他们以后得日子可以过得好一点。节哀顺变,也让逝者安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