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朋友是一杯酒,时间愈久愈醇厚;还有人说朋友像丝线,你在线的这头,我在线的那头。只是这中间的丝线一旦断裂,若不及时修复的话,也是覆水难收。
1
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优质课大赛,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几年没有见面的两位老朋友也来参赛。心里不免有点小激动。
毕竟我们有好几年没有见面了,平时都是各自为家,偶尔联系。
先说我的老同学慧慧吧,毕竟与她认识的时间要长些。慧慧与我是初中兼高中同学,初一那会儿我俩是前后桌,当然也是比较要好的朋友。
初二时我们就分班了,不过也经常在一块玩,她从家带了好吃的就会分享给我,我也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她。初三时我分到了a班,而慧慧则在普通班。那时我们都忙着中考,都想考重点高中,关系就淡了下来。
没想到的是,我们竟上的是同一所高中,虽然没有在一个班,我心里很开心。
于是高中的我们,又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友。我们一起去食堂打饭,吃饭;一起复习功课,互相帮助;有时还一起回家……
有太多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荡漾在心头,那是多么纯真的友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7810977/3f7fc055f50f5b81.jpg)
而今,我们生疏了很多,她竟然要给我送面膜,说是麻烦到了我。其实我也没帮上忙,何来麻烦?即使麻烦,我也心甘情愿。
而最令我伤心的,是她讲完课后就不告而别。我本打算和她好好叙叙旧,便打电话给她,我们在电话里只寒暄了几句而已。
挂掉电话的那一瞬间,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友情早已面目全非,覆水难收。尽管我的心里既难受又觉得可惜,但又无可奈何。
我反思过自己不善交际,不会说话,一般不主动联系别人。友情也需要平日的维系走动。如果仗着老底,随时间的流逝,底子会越来越薄。
只是对于今天的局面,我难以接受罢了。
2
我的另外一个朋友,是我曾经的同事丽丽。当初我们一起吃住半年,后来因她要生孩子而分开。
算起来我们该有六、七年没有好好地聊天了。平时碰到就简单地聊几句就走了。今天一见倍感亲切,她的容貌变化不大,在两个年幼孩子的挤压下,只是脸上多了沧桑。
我们也像初见的陌生人样,客套地寒暄起来。问孩子的情况,工作事,说完这些,竟无语相望,场面有点尴尬。
老朋友好久没有见面,不是该滔滔不绝,叽里呱啦,没完没了吗?不是该互诉衷肠吗?不是该意犹未尽吗?
而这一切的“不是该”消失的无影无踪,我的心里也空唠唠的,我看到了友情不该有的模样。
我心里也是打了无数个问号?
3
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友情也无能幸免。它也被打上了“快餐”的烙印。
我们善于也愿意和对自己有益的人交往,这个“益”可以是能赚更多的钱,能拓展自己的人脉,甚至是能让自己倍有面子。
可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至于“君子之交淡如水”凤毛麟角!
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无瑕停下来思考,更没有耐心和一个半生不熟的人,进入深刻的交谈。即便这个人,你曾经很熟悉,可现在已无交集。
“大面上过去就好”是现在很多人交往的原则。它可以表现为:碰面时闲聊几句的点头之交,微信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甚至都够不上qq空间里的仅好友可见。这何尝不是现代人生活的焦虑?
这种焦虑直达我们内心,一种不安全感来袭。我们一方面试着接触熟悉的人和物,另一方面以没有精力时间来搪塞新鲜事物。
至于过去的老朋友,顺其自然吧,于是乎不常联系的老朋友,就这样不咸不淡地吊着。
只到有一天你离开了我的微信朋友圈,我也渐渐地不再你的手机通讯录里,至于彼此换了新号,就连寒暄也没有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7810977/1587b8b13f4c0d0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