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须合一

作者: Chafee被注册了 | 来源:发表于2020-11-04 21:38 被阅读0次

  对于“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知易行难”,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获得知识的渠道简单且丰富,可是将知识付诸于行动却并非易事。也有人觉得“知难行易”,走路于普通人而言是十分平常容易之事,然而它在刚出生的婴儿眼中看来,却尤为困难,因此婴儿才会不断地总结走路的要诀,最终摆脱父母的帮助,实现自由行走。依我之见,“知”与“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须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须合一。

  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曾提出过“知难行易”的观点,他认为行先知后,在没有科学知识支撑的基础下,人类就自诞生以来就已经懂得如何进食、捕猎、筑屋等,并且随着“行”的积累与增多,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最终才得出“知”。火与人类文明密切相关,火的使用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由此催生出人类文明,可见火对人类的影响极其深远。而人类却是在过了几十万年后,才弄清楚火到底是什么。这固然有其在理之处,但它却忽略了人类对于火的使用的一层层思考,逐步递进,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最终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才总结出火的本质,体现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最近各大自媒体与培训机构都在炒作Python,纷纷宣传其易学易懂的特点,更是大肆渲染学了Python就能轻松找到高薪工作。诚然,Python作为计算机语言的一种,它相比于其他语言,如C++和Java等要相对容易些,对于很多初学者或零基础人士来说,学习起来的可接受度会高很多,也不易劝退。可是易学不代表易精,更不代表能轻松找到高薪职业。想要通过Python成为职业的敲门砖,在掌握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必须要结合大量的其他知识共同实践,额外学习其他知识以弥补缺失面,其强度不亚于重新学习新的语言。正所谓“知易行难”,没有将知识真正地付诸于实践,感受个中艰辛,就不要妄下定论。

  无论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都体现着我们对待事物的两种不同观念。它们在同一件事物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也许有所不同,然而最终还是归于知行的相互结合应用,做到知行合一,追求止于至善。

相关文章

  • 知行须合一

    对于“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知易行难”,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220《传习录》下黄直录05

    【原文】 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

  • 【晨读笔记:王阳明《传习录》(204)

    黄直录【4】 【原文】 问“ 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

  • 倒数第27天

    不想回头也拒绝回头看自己浪费了多少时间 最后这段时间就提醒自己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知行合...

  • 管理中的知行合一

    导读: 1、什么是知行合一 2、管理中常见问题 3、管理中的知行合一 01 什么是知行合一 说起知行合一,大家都会...

  • 王阳明《传习录》下205——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205 原文直解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

  • 能能读书《传习录》6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能能读书《传习录》6 一念发动处便是行。 原文: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

  • 读《王阳明大传》有感

    “王阳明曾对弟子诉说过自己提倡知行合一说法的动机: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

  • 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

  • 【传习录读书札记146】天理之于知行

    《传习录中》第205条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须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jn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