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难改

作者: 悦小兮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22:06 被阅读65次

        作者:钱大江

        我记得从诸暨阮村完全小学转到建德麻园小学读三年级时,上半学期第一课的课文题目就是《翻身道情》。这题目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我当时对“道情”二字理解不了,不知什么意思又不敢问李老师,因为我不会讲普通话也不怎么听得懂普通话。课文内容却已忘记了,可能与这首歌的歌词差不多吧。

翻身道情

        那时眼保健操广播中的“闭眼”我也听不懂,因为诸暨话叫“闭俺”,所以我一直是睁着眼模仿别的同学做的。后来可能是同桌的兆飞也可能是李老师提醒我做眼保健操时要闭着眼做。而每一节的名字我更听不懂,当时总觉得我的同学们太伟大了,竟然能听得懂黑板右上方所挂着的广播里那个小女孩报出的各节眼保健操的名字。

为革命保护视力

        后来我慢慢地学会了普通话和茶园话,不过拼音的韵母以及声母是学了英语的元音、辅音后才领悟的。但即使学会了拼音,我的普通话也没有多大的进步,不经意间说“吃饭”仍是“切饭”,因为无论在诸暨话还是建德话里“吃”都说成“切”。

        这个“切”又让我想起了一件趣事。记得有次与老婆一起洗菜刨丝瓜时,我跟老婆说这德国刨刀真切肉。如果你说这刨刀真吃肉就少了味道,可能还会有歧义,别人会以为这刀不是德国工业4.0机器人就是要吃唐僧肉的白骨精呢。实际上诸暨话里的刨刀切肉,指的是刀片宽且锋利,将丝瓜连皮带肉刨削得太深。

        建德普通话是很有特色的,也可以说我们讲的是具有建德特色的普通话。除了“切”,还有个“不塔嘎”(四声)。记得以前我的教委主任有次在大会上都随口而出:“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要贯彻的教育方针是完全不搭嗄的。”“搭嗄”这词让人听得自然亲切,尤显平易近人。如果她老人家说完全不塔界(jie),那演讲的效果我觉得肯定是要打折扣的。

        还有一个程度副词“嗄”,通“很”字,比如刚才我说的笑话非常好笑,建德普通话就是这个故事嘎好笑的啊。革命导师恩格斯说过,凭着国际歌熟悉的旋律,无产者会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找到自己的同志。记得我刚到师院时就凭这个“嗄”认识了一个建德老乡,不过她后来成了我麻园小学的发小罗刚的老婆。

        还是那句话,缘分无处不在。

相关文章

  • 乡音难改

    大学同学从上海来北京出差,大学毕业后,她出国读研,我在国内读研。国外研究生一年,毕业后她直接去了上海工作,3年多没...

  • 乡音难改

    作者:钱大江 我记得从诸暨阮村完全小学转到建德麻园小学读三年级时,上半学期第一课的课文题目就是《翻...

  • 乡音难改

    乡音,一种只要听到就会莫名的去关注和感到喜悦的声音。 最近国家疫情严重,各地人民能不出门的都不出门,我也是在家待了...

  • 难改的乡音

    难改的乡音 我们是来寻找什么的?说实在的,想在别样的民俗中寻找文化的踪影,在仔细琢磨中体会闲暇的乐趣。 1,讨喜偏...

  • 难改的乡音

    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四年换了四个地方,离家百八十公里到四十公里不等,这个距离,口音差别不大,但是一张...

  • 难改的乡音

    在学校里开家长会。 有位年轻的女老师在讲台上发言,介绍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她刚在班上任课不久,听着她说,忽然一句熟悉...

  • 乡音难改鬓毛衰

    走下火车的那一刻起,普通话的氛围就荡然无存了。 一个个操着亲切乡音的拉客师傅们一遍遍吆喝着让我上车去某个地方,人够...

  • 乡音难改遇老乡

    我的两个前门牙有一颗是瓜子牙,瞌掉了一块,另一颗是虫蛀牙,也掉了一块,这两个残缺的牙挡门实在影响美观。昨天口腔义诊...

  • 陈村故事Ⅱ乡音难改

    乡音真的难改吗?当你出门在外,遇到交流障碍困难,讲话发言无意间冒出方言土语,出现令人尴尬场面时,不仅会体现出你的乡...

  •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二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音难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hlc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