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行为金融化,个人信用资本化是利大于弊的问题,我认为利更多的大于弊。其中的信用可以看做是基础工程,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信用的权力。可以看到过去的信用是皇权为背景,这样的信用容易滋生很多问题,在通货膨胀与紧缩出现时,就会出现大的社会问题,不是皇权的更迭,就是社会的混乱,造成对普通民众的伤害。
对于信用的认识,我们尚还处于浮浅的状态,为什么会这么说,可以看一下新闻,常常会有各种揭露骗局的广而告之。这说明什么问题,大的方面说不上来,只从小的方面来看,引用一个经济学中的概念“成本”。可以设想一下,成本与收益,假如说一个骗局的收益足够大,那么设局者就会如蝇闻蛆一般,蜂拥而至。
设若对信用缺失者提高惩罚门槛,不似常人说的酷刑酷罚,如果那样好像还是有弊端。看那古时的酷刑,比现在犹过之而无不及,却又怎样,贪赃枉法者车载斗量,为什么?因为其中有空子可钻,哪空子就是人情与金钱,在一个人情与钱权的社会里,什么法律条文,都可以有很大的弹性。
我们可以从一些文学作品中看到,人们的性命有着三六九等之分,有钱有权的人可以胡作非为,无钱无势的人只有任人宰割。不愿成为刀俎的人,就会结伙组织自己的势力,以对抗外部社会的风险,人们的信用全凭口碑相传。似那水浒传中的宋江,他的信用等级在当时的社会就非常的高,即使如此,他也只是在河北与山东两地受人推崇。虽似这般人物,也只是书中虚构而成,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对个人信用也是十分看重的。
但是这些信用的传递只是口口相传,效率是极其低下,自然也会有夸大不实之词。好的变成坏的,坏的变成好的全凭人的一张嘴,有一句著名的话~谎言说了一千遍就变为真理。多少年来被人们推崇备至,这说明人们对信用都已持怀疑态度。后来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出现了银行机构,使人们的信用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从那些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多有把银行家描写成丑陋的角色,像放高利贷的葛朗台之类的人物。由这些现象可以看到,大多数人们缺乏对这些行业的认识。
经过社会文明的演变,互联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它像是一张大网,忽然连接了所有人。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更便捷的交易,只要你使用互联网,就成为了这个生态圈中的一个点,在这一个点上可以建立你的个人世界。这是因为有了阿里与京东,还有腾讯,在国外有其他的社交与网站,这些互联网大佬构筑的平台上,为无数使用者打通了链接。线上支付技术的完成,打开了网上交易的门槛。
如今的个人信用金融与个人信用资本化,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自律性,有效的增进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让人们通过个人信用积累出无形的财富。未来这些无形的财富,如果出现货币化资产,就会颠覆更多人对信用的认知,当人们达成对信用的共识以后,那些构建信用的平台将会取得巨大的红利。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的原因。
区块链技术的学名是分布式记帐,现在有很多的人对此趋之若鹜,这也是一种新生技术的魅力。目前来说,理论上可行的,只是还有一些实际落地的问题,今天的话题牵扯到了这项技术,也就避免不了提到了。未来的世界,人的信用价值将会不断放大,那些依靠坑蒙拐骗赚大钱的人将会越来越少,我想这也是每个人都希望生活的一个生态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生活环境中,人们会更多的放大自己的优势,用信任的钮带链接彼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