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一颗梦想的种子
高平市北城中学 李平娟

“孩子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大学吗?”
“北京大学!”
“清华!”
当两个声音出来以后,教室竟早早地陷入了安静。
“没有了吗?”查看四周,没有回答……
“还有谁知道有哪些大学?”
“老师,英雄联盟!”
嗯?说的是“英雄联盟”吗?好像确定是的。“哦,是不是搞错了呢?那好像不是大学哦!”
再看教室,好像没有什么回答了,那就继续往下边讲吧!“我们中国有好多好多的大学,除了北大和清华,还有……”
下课铃声响起,本以为课堂就此结束了,但是讲台前突然来了一枚小可爱:“老师,野鸡大学是不是一所大学啊?”
“哦,野鸡大学呀……”
“青心护航”项目第一期结束了,可是,今天关于大学的这个事却是真的难以忘怀。当前形势下,我们总在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要上好大学,可是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就是取得好成绩吗?好好学习的“好好”又如何理解?听家长和老师的话,做好作业、考好成绩就是好好学习吗?为什么要上好大学?好大学是什么样子?我们有把这些东西给到孩子吗?有把这些有些抽象的词汇具体化成某个真实的场景吗?有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去播种下这份种子吗?好像我们的回答并不那么肯定,我们好像并没有让孩子去看见什么,没有把我们想让他们达成的目标可视化、具体化。很多时候我们给孩子的东西是笼统的,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是笼统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孩子又能接收到什么呢?
所见即所得,当我们想让孩子去成为一种人时,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去见到这样的人,哪怕是见到一种类似的人,对孩子来说都是可以起到极大促进和推动作用的。就比如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好好上学,那是不是可以让孩子去亲自看看、亲自体验好好上学、好好读书的幸福?我们要求孩子上大学,是不是可以给孩子讲讲什么是大学,大学里可以做什么?大学里又是如何学习的?谈到这里,不由得感慨在校园后院设置名校专栏“985”“211”专栏,它的意义真的不是仅仅给校园设置一个宣传阵地,更主要的是在中学——这个孩子们寻找自我的特定时期里,给到他们一种生活的丰富,让他们看到生活的无限可能,让他们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让他们看到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同时,它更能够给到我们的孩子一种相信和支持。
当一个孩子了解了生活的广阔和精彩,他就不会把视野放在我们所生活的小圈子里,他们就会生发出一种强烈的渴望——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只要有了这种相信和支持,我们的孩子就会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稳健、踏实。只是前提一定是我们先给孩子种下一颗可以看得见的、可以具体化的梦想的种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