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唐胞苷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这样一段有关死亡的话,”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即为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思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这是这位哲学家在告诉人们,通过对死亡的反省,我们该如何生活,亦或是,正是我们对死亡的理性反省,才让我们过好生活。也就是说,这个每个人都会对达到的终点,每人能够避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好好思考“死亡”这件事。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就给我们诠释了,我们不仅要认真思考死亡这件事,还要真正去面对和接受这个必然。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处置方式。书中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书中对选择什么样的医生、人到大限时该做些什么,以及“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都穿插在故事中作出了详尽的说明,相信会给生活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人们以启迪。
这本书的作者从身边的亲人、朋友、病人的真实例子来阐释: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作者讲述的一个个伤感而发人深省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告诉我们为了使生命最后的岁月有意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哈佛医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等杂志的医学专栏作家。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2003年美国最佳短篇奖得主,2002及2009年美国最佳科学短篇奖得主,2009年荣获哈斯丁斯中心大奖,2004年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
这本书看的过程中会使人觉得严肃,甚至有些沉重。因为书中的某一场景或事件正发生在我们身上,亦或不久的将来就会发生。我们因为忌讳“死亡”一词而避免谈论,以致在必须面对时而惊慌失措。书中作者与其父亲最后的对话让人动容和感动:感动在他们能那么好地处理人生终点之事,感动在他们能那么坦然地接受人之将死的事实。
正如此书的副标题——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所示,如何面对人生的终点,作者从两方面展开的,即衰老和死亡,而衰老的最后还是要面对死亡,所以,书中最终的主旨就是在告诉我们:如何面对人生的终点——死亡。
问题不是我们如何能够承担这个系统的开支,而是怎样建立一个系统,能够在人们生命终结之时,帮助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意。——《最好的告别》
1.如何面对死亡与接受衰老和死亡的现实过程
生命的最后一刻必定是死亡。因为死亡是极为正常不过的现象。死亡可能是我们的敌人,但是,死亡也符合事物的自然规律。因此,我们要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也是接受每个人都会死亡这一事实。
谢利·卡根在《死亡哲学》一书中特别指出了死亡的坏处,因为死亡剥夺了我们生命中美好的事物。就像《最好的告别》中萨拉的去世,剥夺了她初为人母的喜悦、服侍父母的孝道,以及与丈夫相扶到老的愿景,而这正是死亡的坏处。
但,问题是,我们认为死亡有坏处,是否意味着,最好的事就是永生?
谢利·卡根把死亡的坏处称为剥夺解释理论,也就是说,不管你什么时候死去,只要你接受剥夺解释理论,你都会说,如果我当时没有死,我就会享有更多生命的美好。因此,不管你何时死去,死亡都会对你有坏处。由此可见,最好的事就是永远不死——永生。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
A.是否存在这种逻辑一致性,它要求那些接受剥夺解释理论的人必须相信永生是一件好事?如果我接受剥夺解释理论,但否认永生的价值,那我是自相矛盾了吗?
B.即使单单是逻辑一致性并不能使我们肯定永生的价值,那么永生真的事好事吗?
对于A的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一点儿都不矛盾。我接受剥夺解释理论,因为死亡是坏事,它坏在剥夺了我生命中的美好。如果我不死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拥有一段精彩的人生。
但问题是,我们谁又能保证以后的生命给予你更多美好的事物呢?完全有可能在此之后经历的生命并不美好,所以,单单是逻辑推论并没有要求我们必须相信永生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就是B问题,永生可能是一件好事吗?
试想,我们一直活着,会越来越老,而且变得越来越虚弱和无法自理,同时越来越不舒服,最终精神恍惚,痛苦不堪。我们那时年长体弱,百病缠身,病入膏肓,什么都做不了。如果永生是这样的,那么死亡就是一种赐福。
但问题是,我们不想那样的永生,我们像精力充沛且身强体健。现实中,可能吗?
虽然现实无法永生,谢利·卡根还是试着让我们相像,什么样的永生是好事?最后得出的答案:永生远非一件美好的事,而是一件可怕的事。因为:
每种生命最终都会变得乏味和糟糕,而且极其痛苦;每种生活最终都是你想摆脱的生活。——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
当然,我们说永生不好,并不是说在我们死时死亡就是好事。谢利·卡根有关永生的问题最后指出:活到我们满足为止,即直到我们得到生命能赋予我们的所有美好事物,可能是一件好事。
这让我想起了《最好的告别》中,作者描述父亲生命的最后那段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无论什么时候去世,都是死得太早。但在生命的最后旅程,家人能根据父亲的嘱咐,不让其痛苦,安宁地离开,也是对死者的安慰,更是对死亡的敬畏。
因此,面对死亡,我们能做的是接受,而接受是一个过程。无论是衰老,亦或是疾病,能在接受过程中积极应对,都需要时间。我们不仅要求延长生命,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更好。
2.如何面对死亡与生命的价值
我们从剥夺解释理论得知,死亡是件坏事,但经过权衡分析发现,永生也不是一件好事,而这基于我们对生命的质量做出的总体评价。那么,什么才是美好的生命呢?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呢?
谢利·卡根指出,他说美好的生命指的是,什么让生命对这个拥有它的人来说是美好的,是一段称得上“我从中受益了”的人生。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值得拥有的?谢利·卡根说本质好的值得拥有,即快乐因其自身本质而值得拥有,痛苦因其自身本质而需要避免的。因为快乐的本质是美好的,而痛苦的本质是坏的。
其次,谢利·卡根指出最好的人生不仅仅是享受快乐,避免痛苦,还应该有更高质量的快乐,即人类最渴望的快乐——友谊、讨论、性事和爱的快乐。但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让我们设想一部体验机器,即一部体验人生的机器,在那里,你什么都可以体验。
但问题是,体验机器上的人生给了你生命中值得拥有的一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你实际上没有完成任何事情,你没有任何成就,没有自我认识,没有情感关系。
所以,我们看《最好的告别》中,疗养院中的老人,他们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
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最好的告别》
他们需要一扇能上锁的门,以证明自己要创造一个生活自由、自主的地方;他们用狗、猫和鸟来建立自己需要的情感关系;他们用自己能上厕所来证明自己的成就,这也是生活中最好的事,所以,衰老的人,或即将死亡的人,他们也希望能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直到生命的终点。
3.美好的人生需要感知内在和外在的美好
要得到最美好的人生,我们不仅要获得令人满足的内在感知,还需要获得令人满足的外在感知,如成就、学识、关系等。
最美好的人生不仅需要体验,即“内在”的美好,还需要“外在”的美好。——《死亡哲学》
我们终将面对死亡,我们对死亡的反思是哲学的内在要求,亦是作为人的本质要求,因为人就应该是具有反思能力的人。
对于我们许多人,甚至大部分人来说,死亡来得太早。但谢利·卡根认为,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不幸的是,我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因生活的痛苦而备受摧残、无能承受、饱受磨难(没有恢复的明朗迹象),继续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一种赐福。在这样的情况下,死亡实际上没有来得太早。这时,需要我们放手,该放手的不仅仅是病人,而且是家属和医生。
《最好的告别》中,作者作为医生深知家属与病人的求生欲望之强烈,但有时只是幻想而已,他们想的不是增加几个月的寿命,他们想的是增加数年,甚至是治愈的可能。
虽然死亡是确定的,但死亡的时间不确定,我们大多是在与怎样、何时接受战斗失败进行抗争。最后,希望我们能做个明智的病人和家属,如果是医生就做个解释型的医生。
正如书中所说,省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在死亡离我们还有些距离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理性、认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而当死亡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能做到坦然接受,亦是一种美好。
《最好的告别》这本书正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告别人生才是最好的,无论你是否经历过死亡考验,都值得认真读一读。
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我们一起理性、认真地思考生命和死亡!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阿唐胞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