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晚上,女儿吵着要去外面吃火锅。作为一名六岁儿童,她完全不能吃辣,在重庆这座以麻辣火锅出名的城市里,我们只能点鸳鸯锅。
这并不妨碍女儿对火锅的喜爱,她无数次问我:“长大了我就能吃辣了吗?”对啊,对啊,我每次的回答都很敷衍。吃辣这种能力和你在哪个城市无关,更多的和你的口味有关。
我们的口味和对食物的偏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也读了不少美食文章,发现,打心底里离不开的食物,都和我们过往的经历有关。套句心理学的话说,都可以追溯到个人的童年时期。梁实秋如此,袁枚如此,蔡澜如此,无数在文章中描绘美食的,都有这样的共通点。
记得以前采访一位作家,和他聊起美食的源头从哪里来,他说,每个人的美食都来自于幼时的记忆和生活的体验。
那段时间痴迷美食节目,狂看美食文章,最后发现自己成不了美食家,没有那么多元包容的口味。原来,自己对食物的喜好从来没有偏离小时候的味觉记忆。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导演曾说过,他现在什么都吃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煮的饭不好吃,导致他现在吃啥都香,所以对美食有那么大的兴趣。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回忆中全是各种好吃的。六七岁大,早上爸妈给几块钱,拿个铝锅去楼下的夫妻豆花粉端粉,一块一碗,端三碗上来,我可以一个人吃掉一碗半。爸爸带我去吃包子,一笼十个,我吃掉八个,吓得他目瞪口呆。小蛋糕一袋袋地吃,达达面一碗一碗地咽。
在重庆读书,疯狂爱上了这里的小面火锅。人生兜兜转转,最后在重庆落地生根。
即使川渝口味如此相近,我还是怀念家乡的美食,豆花粉、蛋烘糕、烤鱼片,每次回乡,总会大吃特吃。只有吃到这些吃食了,我的胃才算是真正回了家。
记得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小说,里面陆先生和电影明星在重庆相遇了,电影明星说她完全受不了这里的生活,吃不惯重庆的食物,又说,人只有喜欢哪个地方的食物,才会真正爱上那个地方。陆先生这才记起妹夫渡部虽然讲着上海话,泡着澡堂子,吃着上海汤包,可他还是个日本胃,开着一家日料馆。也就是在那时,陆先生才怀疑上了自己的妹夫,并明白了那场刺杀的真相。
你可以伪装自己,你的胃伪装不了。
我很羡慕那些在哪个城市都能生活的如鱼得水的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也有关于食物的乡愁。又或者,在中国越来越相似的城市里,乡愁最直接的联系,最后只剩下食物了。
食物的乡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