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美国政府的选举和国会立法等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无不显露着幕后资本运作的蛛丝马迹,美式民主政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少数财阀和精英阶层的意志,民主外表的背后是金权博弈和利益交换的媾和。
美国总统大选
根据美国独立机构“响应政治中心”的统计,2016年美国大选一共花费了66亿美元,这比2012年多出了8700万,也使得本届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烧钱最多的政治选举。每届美国大选,企业财团和民间组织都通过政治捐款来影响选举进程,而政客上台再通过出台立法和行业规范来报答这些赞助机构。
特朗普作为一位超级富豪能通过总统选举最终入主白宫,并且任命多位商界人士为内阁成员,透过美国总统选举的种种乱象,不难看出金钱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关键角色,而政治献金的最终源头才是美国政府的实际掌舵人,政治投机能影响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朝着有利于维护金主利益的方向偏移。
美国的政治选举逐渐演化出这样一种常态,谁的竞选资金越多,宣传投入越大,最终胜算就越大。金钱成为政客们建立关系网、打通利益关节的灵丹妙药。不掌握亿万资金,总统候选人很难在竞选中脱颖而出,更何谈推出自己的执政策略?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其主要目标是服务于富人,而不是广大底层民众的利益。这意味着在国家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执政党背后的利益集团永远是优先项,国家利益已位于次要地位。
金钱政治使得财富和权力紧密捆绑,财富通过投资权力来获取更大政策优势,而权力借助财富的支持以延续政治生命。虽然政客的任期有限,但权力的影响无限,更新迭代的只是一批批政治家,金主对权力投资的脚步从未停歇,权力对金主的反馈持续不断。政治层面的权钱交易助长了利益集团的持续壮大,反映在社会层面的恶果之一便是阶层固化,财富过度集中在1%的富人身上,权力长期把持在掌握社会优势资源的精英阶层手中。
金权的紧密结合在固化美国上层阶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美国社会的作用,经过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政治稳定发展和社会财富的持续增长,很大一部分美国人通过自身财富积累成长为了社会的中产阶层。但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失衡和社会上升通道的关闭已然成为了制约美国社会长远发展的瓶颈,造成了美国社会的内部分化和严重撕裂。
美国实际上是由富人来制定游戏规则、维护富人利益的社会。在打着民主旗号, 实际上偏向权钱交易的治理模式下,带来更为严重的社会分化问题。底层民众忙于生计、对政治决策的参与度不高,越来越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一阶层的民众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利益代言人,造成日益被边缘化的倾向,最终的结果就是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突出。
金钱政治早已成为美式民主的弊病,在2016年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本人也承认金钱对政治的影响过大,称“少数家族和幕后利益集团利用资金影响选举”。与之相应的最大政治恶果,便是人们对目前主流政党的失望和对政治失去信心,尤其是对政治精英失去信任,这转而为那些反主流政治的民粹主义力量提供了生存空间。它无形中强化了一种政治极化现象,这也正是人们对2016年美国大选最为突出的印象。
金钱政治的长期存在使候选人的“两个选区”现象日益强化,违背了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在金钱的驱动下,候选人不但要考虑所代表选区民众的公共意愿, 更要顾及“出资方”即“金钱选区”的利益诉求,甚至在精英政治倾向的影响下,候选人对后者的关注还要远远多于前者。有统计显示,在最近几个选举周期中, 绝大部分的个人政治捐款竟来自占全美人口4%的最富有者。换言之,富人通过投资金钱选举得到了更多的政治话语权,形成了“寡头政治”,极大地扭曲了“一人一票”的现代选举基本准则,玷污了民主政治的精神实质。
金钱政治不仅对制定政策法规有害,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同样也存在不利影响。金钱政治正在让政策成为利益集团的政治庇护工具,所谓的民主模式成为那些控制着财政命脉的寡头们搜敛财富的捷径,使得部分经济领域内的巨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无可比拟的垄断地位。如果财富市场缺乏甚至没有竞争,市场只是被极少数的“玩家”主导操控,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市场,可以说这是导致美国出现结构性经济衰退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