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似乎还没在脑海里思考过。
这是一个家长咨询我的问题。她说她听有“专家”说,每天早上让孩子大声朗读二十分,这样读书才更有用。
对于这个观点,我先一楞,倒是不反对,也不那么赞同。我顿了一会儿,告诉那位家长,自家孩子视个人情况而定,读出来更好,一则可以纠其发音,再则让孩子增加口语自信。
但家长一脸愁容地说,她家孩子死活不肯张口,问我怎么办。
我笑笑,告诉她莫太强求,每个人读书的方法不尽相同,有人喜欢大声朗读,有人喜欢静静细品,也有人喜欢独自琢磨。只要喜欢读书就是好的,何必每个人都要“专家”化呢?也何必一定要把喜欢做的事形式化呢?大人如此,小孩也是一样啊。
这件事让我突然想到我的儿子,他也是个不喜欢读出声的人,上小学时,班主任曾告诉我,他晨读时只张嘴不出声,我回家问他,他说大声读书太耗精神,他要留着精神听课,我也就不再强迫他。现在他上初中了,所有背的东西也不见他在家里念出来,但每每老师抽背,他总是能按时完成,如此也很好。
我自己也做过试验,如果把喜欢的文章大声朗读出来,一篇一千字的文章读完,人就口干嗓哑,脑袋也有点懵懵的。所以我也是属于那种读书不愿意大声读出来的人。
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喜欢朗读的人。读书这件事,读是重要的,至于读的形式就不必拘于一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