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经理学习笔记
产品经理第五课--实战点评

产品经理第五课--实战点评

作者: 卡林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7-06-19 21:09 被阅读0次

昨天晚上,实战点评课。我们小组不出意外地拿了一个很高的分数。说不出意外,是因为上交时,我已经觉得做得很漂亮了(对,没错,就是这么翘尾巴)。

其它组的作业,没有仔细去看,但是看起来,也是很漂亮的。结构清晰,有理有据。所以评分也就那么一分半分的差距。毕竟第一次作业,大家肯定都嗨。

就像我第一次课程好好思索了一下,产品是做什么的。结果到了第二课,感受写了一半。到了第三课,干脆笔记都没做。到了第四课,听了一整堂课的人性——竟把课越上越轻松了。

一点成绩,就会很骄傲。喂饱了自己,便得过且过。

这次实战点评老师没有给我们提什么意见,反倒说,这一组已经很好了。我们认为最出彩的“市场策略”模块,一鼠标带过了。颇感意外。起码我是颇感意外的。我觉得全篇最好的是市场策略,忽然拉高到了一个层次,整篇文章都高级起来——这里洋溢着我对组内小伙伴英姐的赞扬。

我在想,我什么时候做事情,做产品经理,可以思路向前跨一步。不是按部就班地参照模版,也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谨小慎微,而是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想到自己的思路。(没有模版,我们该怎么做?怎么进行竞品分析?我要不要调查它背景?要不要看看他的新闻?这之后,再拿模版来补充自己的思维,逻辑也便通顺了。)

这是收获一:大胆地,脱离大纲的,思考。

收获二:相信别人,积极纳言。

一开始拿到竞品分析时,我认为每个人分任务,应该把一个竞品给体验了。然后4个的相同模块放一起,自然知道孰优孰劣。

然后我的计划被组员们否定了。竞品分析么,就应该都体验才知道不同。没空跟你纵向的,横向开比较。

我听了。效果不错。

包括后面,我们在缕整体逻辑时,大框架的东西,章节次序,也进行了各种调整。怎样更合适?功能在前,核心功能在后,然后交互,然后视觉。结构图要放前面才对。用户场景要在用户画像之后才对。

讨论的过程,也是思路缕顺的过程。

对,没错,先有用户画像,才有用户场景。要让你的每一个分析,每一句话,都合乎逻辑,都来自自己。

收获三:量化的对比

竞品分析时,我们总是评价优劣。好,有多好,不知道。差,有多差,也没说。当我们给了这些功能评分时,我隐隐觉得,这次作业会做得很漂亮。

雷达图,来直观展示,会很漂亮。

但我仍然是个死脑筋的人,(参照收获一,步子非常听话,谨小慎微),我拿着大家的分数,就打了4个分,搞了个好小的蜘蛛网。

而后面的修复版,这块加解释加图,非常好看的。

以后,或者说,我如果现在,针对我的行业,做一次竞品分析。我会怎么做?

1、抛开我已知的模版。我希望分析什么?市场的发展。社会、经济、政策、技术对我整个行业的影响。

2、在这个行业里,谁是老大,他的主流业务是什么,他的产品定位,用户定位是什么。

3、除了老大,跟我同一战线上的是谁。我怎么跑赢他。我要学习行业老大什么。而这个老大,是否给我留了在这个行业的一杯羹?

4、他的运营模式、商业模式、市场策略、产品策略,有值得学习的吗?(我没有抛开模版,发现抛不开了)

5、数据分析。总结分析。

我2B的行业,可能并不很好找数据。市场倒是可以看看。123我可以在我平时工作里想想。行业内的竞品可能并不多。产品的形成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殊业务,然后进行标准化。

忽然有种2B不是互联网的感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产品经理第五课--实战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sn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