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诗作雄浑苍茫又不乏逸飞,大漠中一片血色的残阳里,谁说终日里只是漫天黄沙蔽日。他捋着胡须遥望玉门关的日日夜夜,马蹄踏碎更漏,战旗卷起大风,战伐声声中,他铿锵地落墨,深沉地表述,战事与边关风物,纵横捭阖于旧朝与当下,当画风转于宫闺词,细腻而含蓄的文笔,镌刻出的致深的情韵依然不亚于他的《出塞》与《从军行》。他是王昌龄。
一、七绝于美,枉遭妒杀
且不说闾丘晓有着怎样变态的人格,单说王昌龄被他害死后,便注定“七绝于美”的一种文风从此消匿于尘世。历史太过疏漏,只着“遭妒”两字,便让一个充满诗性的灵魂终结了生命。他经年为羁客,返乡途中在亳州歇了一下脚,就被死神粗暴地带走了。
那个时候朝廷动荡,朝野上下有人麻木,有人痉挛,一个小小的朝庭命官,解衣还乡,一路奔赴。
一些碎银子,几件布衣,一阵南来的风,一行北往的人,还有诗囊一个,便别过龙标,一路向北。
诗囊里的字词熠熠发光,棱角分明的个性在沿途撒播着光亮,更有众多的赞叹一路尾随,去龙标,过辰溪,经武陵,扁舟沿江而上时,谁曾想,在安徽,哑了诗音,失了性命,止了归途。
没有人知道是哪句诗得罪了闾丘晓,或者说是哪种赞叹让他如坐针毡般,一定要取了王昌龄的性命。
只是世间再无可与“秦时明月汉时关”可比肩的句子。
他的死,朝代没有错愕,史官也未肯多一言,只把他孤零零地抛却,幸有他遗留下的诗作,一遍遍让黄沙漫卷,一遍遍又归于寂静。好在历史上有个张镐宰相,他有言留下。张镐以贻误军机罪要处死闾丘晓,闾乞求张镐:“有亲,乞贷余命”。张镐掷地有声说:“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至此,或可安慰些,但不知,王昌龄的魂灵可从亳州返回太原?
二、边塞狼烟,墨中气象
边塞的狼烟,雪山,黄沙,胡马,阴山,硬朗而苍茫地雄浑于玉门关外,偏是王昌龄,轻拈了“秦时明月汉时关”句,便使得“黄沙百战穿金甲”中折戟断茅的景象柔软下来。
一“关”一“月”,再佐以乐府诗的传唱度,这千年以前、万里之外的笔触,不禁让人生出幽深旷远的思绪,秦时备胡筑关,汉时倚关掳胡,风沙磨亮了月色,战事幽怨了羌笛,再冷的心肠也瞬间被动容。
塞外本来辽阔,苍鹰盘旋,山丘相连,突袭的轻骑忽隐忽现于山洼与平原,王昌龄饱醮浓墨,气势磅礴地构筑要塞和隘口,“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青海”言及“祁连山脉”,然后跳脱到千里之外的“玉门关”,西北边陲的几处军事要塞融入同一画面,对这阔大境像的掌控之稳,对这悲壮感情的抒发之细,他是为数不多之人。
倘若只从诗家说起,我们重走河西走廊之时,残照之下,除了生出几声叹息,想来,谁都会不自觉地吟诵一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吧?
三、忽见陌头杨柳色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同样出自王昌龄之手,细腻而含蓄,撇开气象恢宏的军旅之作,诗人对宫闺女子的怜惜之情跃然纸上。
想来,他清傲的骨骼之下,有着一颗敏感的内心,阔可及江山,敛能触伊人心扉,一陌杨柳与大漠落日的距离,于她们本已是难已逾越的距离,好在王昌龄即亲历了关外景象,又得见千里悬隔的夫婿折柳相赠于伊人,笔锋突转,将这一种相思,两地闲愁之感用诗句填满。
还有那些后宫女子的寂寥,他的诗句中不乏叩问与人性的关怀,只是,纵使他有着七绝这根诗杖,并几度将诗句攀跃到某个制高点,也终究无法逃出一个时代。
他先一叹,说句“西宫夜静百花香”,再叹数载后,蒲柳先衰,再几载,青春流逝,末了,说句“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四、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得见王昌龄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个性。
江南多雨,一早他送辛渐在镇江渡口,他们在芙蓉楼眺望江水,寒雨连江,舟船争渡,心下自有一别自兹去,徒留楚山孤的感慨。
不拘小节的王昌龄虽一直有“谤议沸腾,两窜遐荒”的境遇,并且这众口交毁之恶想必在洛阳的亲友也一定多少有所耳闻,但他挺直的身板,坚定的眼神,只托辛渐给远在洛阳城的知己一句话“洛阳亲友如想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伤离别,只慰别离。
不解释,不争论,蔑视谤议,不屑流言。
腹中自有乾坤,墨中从来多气象,这蝇蝇苟苟的伎俩于他实在懒得多费笔墨,只是这丝丝缕缕的尘世,向来不可能了无挂碍与牵绊,他之愁,从边塞至长江,从将帅到闺帷,从陌路到知己,发乎于内心,流泻于笔端。
当辛渐的帆隐于天际,当他伫立渡口良久,陡地,让几百年后的我们生出一腔愁绪。
舟来舟往,人事代谢,这条江水载了多少愁,这轮月色消融了多少事?
附:旗亭画壁
唐人论诗也有趣。
一日,王昌龄,高适,王之涣这三位在仕途上都落魄不遇的才子相约在酒楼佐酒论诗,时下正逢小雪初扬。
温酒入肠,熏意渐起时,忽有一群歌妓登楼,他们为避喧闹,挪进里间。琵琶的轮指扫过琴弦,大珠小珠散落一席。王昌龄说,不如咱们借此机会,看她们今天吟唱谁的诗多,谁的多谁的诗就为优。他俩表示赞同。于是停箸歇盏,斜着身子悄悄听外面的弹唱。
有人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一笑,顺手在墙壁上一画。
然后有人唱“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高适于墙壁一画。
又有人唱“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坏坏地瞅眼王之涣,在墙壁上又一画。
直到压轴的翘楚一开腔连唱了王之涣的三首诗作,三人才开怀大笑起来。
失孟交李
如果说李白景仰孟浩然,并受他的诗风影响,孟浩然却是王昌龄的铁杆粉丝。
孟浩然得知王昌龄路过襄阳,虽身有恙,也将医嘱全然抛于脑后,与王昌龄尽性地饮酒论诗,海鲜遍尝,沉浮尽叹,这真诚是不是用力过猛,导致旧疾复发,不医而亡。
王昌龄离开时一路悲伤,没想到在巴陵遇到李白,从此二人成为朋友。
他们互有赠诗,其中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耳熟能详:“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至此,他们的友谊一直未断。
王昌龄的七绝占盛唐七绝总数的六分之一。被誉为“七绝圣手”,起承转合的章法被运用到七绝,自他而定。纵然大漠戈壁荒凉,也有踏上那片疆域的渴望,看看雪山静美如斯,看看大漠广袤,看虔诚的朝圣者朝拜,从而慢慢拂去内心那层厚厚的积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