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书刚在国内出版的时候,我就听了万维钢老师的解读,印象最深的其实是里面一段话:话说作者岸见一郎,第一次听阿德勒心理学的讲座,主讲人说了一段话,他说:今天听了我的报告的人,立刻就能获得幸福——但是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一辈子也不可能获得幸福。
所以这本书是在探讨什么时候人会感到幸福,获得幸福的途径,是一本探索自我的书籍。
我们宝妈一起共读这本书的时候,都有一个感觉,就是有点儿晕,怎么说呢? 主要是源于这个对话体的方式,哲学其实本身就在于它的辩证,所以作者直接把辩证演绎出来了。初读这本书,感觉就像书里的年轻人的反应:“您是在开玩笑吧?”“ 这绝不可能!” 而当哲人开始用各种方式来探讨时候,我们就被牵着走了,但问题来了,看完后我们又绕不回来了,感觉脑子有一团浆糊,如果不是自发的思考,就感觉再好的观念也进不了脑子。写这份读后感,也是本着结合自身做二次思考。
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书中的反常识观点:
观点一: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发怒基本上是为了震慑对方的手段,并且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哲人的举例是一位正在对着女儿发火的妈妈,中途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马上变得柔声细语,挂完电话马上变脸继续训斥孩子。这个情景实在是太有代入感,我们每个妈妈估计都有这种经历。
阿德勒是目的论,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也就是说,在每种情境下,都是有选择的,认识到并不是由过去决定的。孩子犯了错误,并不是我们生气的原因(或者我们可以叫它借口)。这在育儿上给与了很好的指导,可以选择不生气,还有很多选择。如果我们相信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我们就不该选择发怒这一单一的工具,比如可以选择启发式提问,引发孩子思考,面对这个错误除了哭和后悔还有什么可以做?下次哪里可以做的不一样?
观点二: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有句话叫做“本性难移”,但什么是本性呢?
书中对于性格的解释让人看到了曙光。阿德勒心理学中用“生活方式”来说明性格。
“某人如何看“世界”,又如何看“自己”,把这些“赋予意义的方式”汇集起来的概念,就可以理解为生活方式”。
也就是说性格是可以变的,但往往很少有人做得到,为什么?
第一、不做改变,自己就更轻车熟路,能有办法对付过去,尽管不是自己理想的方式。
第二、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不知道自己会遭遇什么,未来难以预测。
特别是,始终可以有一种借口:如果我... ,我也可以..." ,而如果真的去做,往往梦想可能破灭。
但哲人的回答是,破灭又怎么样呢? 应该去做,不要扯出一堆借口,包括性格和过去,这一切都是不改变的借口和缺乏勇气。
观点三: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我想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承认这点,但是反过来看,如果世上只有一个人,还有什么事情可烦恼? 还会在意自己的长相、成就、是否有钱吗? 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价值标准,将会全部变得没有意义。价值是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的。
只要在人际关系中,就根本不可能不受伤。
那人怎么摆脱烦恼呢? 还有可能吗?
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关键是我们怎么看问题,有人为个子矮烦恼,但也有人为个子高烦恼,如果要比较的话,烦恼可以无穷无尽。同时,看到他人幸福的时候,就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这样又如何能幸福呢。 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反过来说更能理解,如果总是在心里认为别人是敌人,别人总是居心叵测,那生活得多累啊,草木皆兵啊。
阿德勒提出了人从出生到独立生存,至繁衍后代,人生都会经历的三大课题,:交友、工作、爱的课题。这些都是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也是根本的人际关系。
在我成为全职妈妈后,突然感觉价值感崩塌,尽管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我考虑了一年多,算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但是依然感觉非常焦虑,拼命去寻找自我价值。很多人在退休后也是同样的感受。
但人生不是只有工作一个课题,还有关于爱的课题,除了工作还有家庭,还有很多价值可以创造。任何创造的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妈妈的付出和作为职场女性的付出不需要作为比较。此外,我们除了属于公司,也属于家庭,还属于社区,还有更广阔的群体。
跟书中说到的“人类共同体”的最终目标是一样的,人一旦有了这个意识,就会有一种生而为人的使命感,人生一旦不再狭隘,也就多了许多选择,也有了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去做。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于人的行为和心理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可以作为一个育儿的目标,供我们参考:
行为:1、自立 2、与社会和谐共处
心理:1、“我有能力”的意识 2、“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观点四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这个观点,也许我们在心里喊了无数遍,但要做到的确很难。
书中的观点是不要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活,一切的矛盾都起因于没有分清自己的课题和他人课题的界限,妄图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者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要辨别这是谁的课题,方法倒很简单,只需要确定:某个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是由谁来承担?
回到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孩子不学习,父母极度焦虑,但孩子还是油盐不进。其实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尽管有责任告诫,或者像书里说的那样,把马领到水边,但马喝不喝水(孩子学不学习),终究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强迫不了。书中有一段建议值得大家参考“
* 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 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
* 在孩子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与帮助;
* 但,绝不对孩子指手画脚,特别是孩子没有寻求帮助的时候”
观点五 健全的自卑感
自卑感在我们眼里通常是负面的,但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追求卓越的诉求,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自卑。
所以自卑感是促进人成长的正常刺激,甚至是有利的。
但如果把自卑感当作止步不前的借口,就是自卑情结了。比如因为“我个子不高,所以我找不到好对象”,或者说,“要不是...,我也能...”诸如此类,都是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没有勇气通过努力的健全手段去改变。
而所谓的优越情结,更是如此,因为需要去彰显抬高自己,才显出的优越来,这是一种虚假的优越,其根源反而可能是极度的自卑。
承认自卑感是正常的,是为了接纳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勇气重新出发。
书中引用了著名的尼布尔祈祷文:
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大家是否更能体会其中奥义,从而从内心里升起一股勇气。
怎么能不产生自卑情结?
如果在一种关系里,你感觉压抑、紧张、不舒服,很有可能在这段关系里,就是不平等的,既没有感受到尊重也没有被感谢,而是被评价,这就是一种纵向的关系,有高下之分。而自卑情结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意识。
所以想要建立自信,就要建立一种横向的关系,即便只是从单方面开始也是可以的。
观点六 他者贡献的真正目的反而是利己
贡献或者奉献,其实是为了自己。第一次读完这句话,我在后面写了一段话“最大的利己,这句话原来可以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奉献不是要牺牲自己,而是为了体会自己的价值,书中的青年人的回答是“这不是伪善的定义吗?”
乍一听确实如此,他者贡献和伪善之间的微妙区别在于,他者贡献是为了体会一种贡献感和价值感,而伪善却是因为要获得他人的认可而去做贡献,一旦这个目标的概念被偷换,这个意味就很不一样了,就变得不自由了。
他者贡献所产生的贡献可以只是一种感觉,甚至可以是看不见的贡献。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重度瘫痪的病人,对其家人来说,他提供的贡献感就是他本身,他的存在就是家人的寄托,而不需要他去做什么。
这本书还有许多反常识的观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的信念系统。如果你想继续探索什么是幸福,怎么获得幸福这个终极话题,不妨多读几遍。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