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观课议课主张“以人为本”,这里的“人”既包括观课教师和授课教师,也包括学生。
(一)避免把学生当成教研的工具
促进学生成长和进步是观课议课等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观课议课主张学生上场之前,主办方就完成对授课教师的介绍和组织。学生上场后,直接开始教学。
(二)引导学生求真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有些老师会要求学生在公开课上演示或粉饰,更有甚者会在同一个班反复试讲,反复演练,教学成了演戏,学生成了演员,教学完全丧失了求真的应然追求。
上公开课的主演目的不是展示,而是促进自我发展。文科一科主张一科,而不是评课,关注学生是否真实参与,是否表现出真情实感,课堂教学是否促进和实现了学生的真实发展,而不是追求师生配合的精彩表演。
(三)给学生以尊重课堂的示范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的观课教师在观课过程中不关注真正的“课”或“人”,而只关注自己,说闲话聊天的情况也有发生。这实际上是一种不敬畏课堂,不敬畏授课教师,不敬畏学生的表现。
陈大伟老师说,观课教师一定要提前三分钟进教室;若没有特别的原因,只要走进教室就完整的观察完一节课,不要只看三五分钟走马观花;在课堂上要关闭私人通信设备,不要旁若无人的接听电话,不做与本课无关的如备课、批改作业等工作;不要与其他观课教师闲聊,避免在课堂上讨论和评价师生的教学活动。
(四) 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同学
观课时将关注重点从教师转到学生身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思考和发现应该如何教,这是以学考察教,以学思考教;议课时,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现象和故事、过程和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依据,这是以学讨论教;通过观课议课帮助授课教师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学习策略和学习效果,使其更好的应学施教,因材施教。
1.到学生身边去
要根据官科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位置。坐到后两排学生中间的过道上。要尽可能选择不影响教师教学的位置。
2.与学生建立相互接纳和信任的关系
观课教师在选择位置时,最好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我可以坐在这里吗?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征求学生的意见,就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他的空间被侵犯,因此被窥探的感觉。
坐下之后,观课教师要主动向学生传递关爱和信任。
3.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4. 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