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作者: 碧彧 | 来源:发表于2023-07-17 16:50 被阅读0次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接踵而至,不觉间,夏天已到了高潮。

骄阳似火,大地生烟,蝉声四起,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已拉开了帷幕……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的是对事物的执著与毅力,却也道出了伏天的苦。

夏日的阳光,每一寸都是炙热的,让你无处躲藏。

高温、湿热,吃不香,睡不好,动辄就大汗淋漓,每天都仿佛在桑拿房中,那种粘粘的感觉简直让人崩溃。

所以,我们总说夏天是个令人烦躁的季节,烦躁得有时让人失去理智。

为了避暑,人们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有的人游泳,一头扎进泳池,在水中感受清凉;有的人吃西瓜、喝冷饮,让心里清凉;而更有甚者,干脆待在空调房里,整天不出门。

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哈;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

我们现代人尚可如此,但在古时,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古人又是如何解暑的呢?

一直以来,古人都在寻找消暑的方法。

比如用竹夫人、吃冰食等等。其实在唐代就有了冰淇淋,而宋时,冰饮的花样品种更多了。

由此可见,古人除了没有冰箱、空调,他们的解暑方式也是花样繁多,甚至比我们现代还要丰富。

虽说古人的消暑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但这些,白居易统统的不要,他有更特别的消暑方式。

他说:“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他搬来一把椅子,端坐在院中。

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散去热气全靠心中安静,凉风生起因为室内空荡。

别人用实物消暑,而白居易则用意念消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在这暑气蒸腾,万物浮躁的季节,想要在浮尘的喧嚣里,辟得一处清凉,需要拥有一颗闲适之心。

而白居易的消暑方式,正是靠端坐心静来完成的。

正如孟浩然的那句“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散开头发,打开窗户,然后躺在竹床上。

晚风送来阵阵荷香,露水从竹叶上滴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

此时的孟浩然,心无旁骛,内心安静,他在思念远方的友人。

心静,才能感受阵阵清风;心静,才知荷花香,才能听到竹叶滴水响。

炎炎夏日,不如让我们静下心来,共同感受大自然的善意,清风袭来,带来阵阵凉意,却也是纳凉的不二之选。

心不静,难去躁。心静后,凉自来。愿我们心静如莲,自在随缘,清凉一夏。

白居易的这首小诗,看似浅显易懂,实则蕴含着大智慧,他教会了我们一个智慧的消暑方法:心静自然凉。

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只要静下心来,在空气清新的院中,安上一张竹床,或摆一木凳,或置一躺椅,或坐或倚,心情放松,心境平和,自然解暑。

“心静自然凉”是一种避暑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心静下来了,没有杂念,才不会有各种烦恼和痛苦,身体才会康泰。

以这样的避暑方式对待人生,不仅能给人带来轻松、愉悦与闷热之间的清凉,心能静下来,沉下去,更是增强了蓄势待发,积极前行的力量。

《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唐·白居易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写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作者坐在窗下,认为心平气和,自然就会清风徐徐,凉爽便从心底而生了。

诗作表现了作者在夏季闲适的心情这首诗写出了他对付暑热的办法——静心消暑,平衡心态。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首联的意思是,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

烦暑 :闷热;暑热。

端坐:端正地坐着。

首联是说,如何才能消除暑热,只要端坐在院子里即可。

这两句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即暑气炎热的夏天,端坐在自家的院子里。

“端坐”二字,为下文“眼前”“窗下”“心静”“凉生”埋下了伏笔。正是因为“端坐”,才能展开诸多叙述。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颔联的意思是,眼前没有多余的东西,窗子自有清风吹来。

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来也指像样儿的东西。

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交代了诗人“端坐”时的所见所听,即消暑的外在方式。

一“无”一“有”,既对仗工整,又符合了道家清静无为的养生之道,亲近自然,少却欲望,实属写消暑的佳句。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颈联的意思是,散去热气全靠心中安静,凉风生起因为室内空荡。

这两句交代了消暑的内在方式。外表的消暑只是一时的,唯有内心的消暑,才能长久。

心静,凉生。心若安静,自得清凉。心若清净,自得怡然。境随心转,由此可见心静的重要性。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尾联的意思是,这时身心可得到自我保护,更加难以与别人一样。

这两句交代了端坐心静消暑的效果,可以自保,让自己变得与别人不一样,可以达到一种万物空灵的澄明世界。

只有当一个人静下来,才会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听到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感受到身体的运行。

小暑时不妨试试白居易的这种消暑方式,来一次心灵净化之旅吧!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昨天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是这样说的:“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1. 源起 六月节气是小暑和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天最后一个...

  •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时下是大暑节气,也就是一年里最为潮湿,最为闷热的三伏天儿。35度左右的气温已经持续好几天了,溽暑苦夏实至名归。消夏...

  • 一日一书

    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 凉生为室空。

  • 无题

    何以消烦暑, 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 窗下有清风。 ​​​

  • 小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早晨起来,在窗前练瑜珈,凉风送爽,空气中竟夹杂了一丝秋高气爽的味道,倒有几分吃惊。 读到武元衡的一首诗,内中有“小...

  • 大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唐·白...

  • 静赏夏花开落,闲观岁月悠长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盛夏已至,酷暑难当,院中端坐,消磨时光。 清风掠过窗台,蝉鸣...

  • 微语《节气,小署》

    小暑时节,心静自然凉。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有心静,凉生为室空。 心静, 与身体的温度无关, 而与心灵的...

  • 大暑

    今日大暑,已然酷暑。 白居易有诗名为《消暑》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最惬意的消夏,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jiw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