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天是“世界读书日”之后的第一天,趁着各大售书平台还在做促销的热度,我想写写出书的事。
因为从小热爱读书和写作,自己一直有一个作家梦,始终渴望有一天能够正正经经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图书,哪怕是自费,也在所不惜。但是,作为一名中学图书管理员,每天守着近三万本书,两百种杂志,我有一个感慨,看书的人真的是越来越少。
学生还好,因为我们学校是全封闭式管理,手机只在周末才发给学生,平时他们多多少少还是要看一点课外书和杂志,一旦手机发下来,基本上都拿着手机看剧或玩游戏。而且,来图书室看书借书的学生根据我多年的观察,最多也只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不到。
可以肯定的是,比之移动网络普及前,学生来图书室看书的人成明显下降趋势。学生尚且如此,教职员工借阅书刊的人更是每况愈下,越来越少了,来借书的长期就那么几个人,有的还是为做学生的子女或退休的父母借。
从阅读内容上看,学生们看杂志的稍微多一点,最受欢迎的是漫画、影视、体育、新闻、英语这些,图书则以青春文学最受欢迎,一些畅销书自然也受欢迎,如《哈利•波特》、《盗墓笔记》、《藏地密码》、《明朝那些事儿》等,看名著的不多,除非语文老师有要求或推荐。总之,图书室一架一架的图书无人问津的太多太多,哪怕是经典名著,也不是都有人看。
这边厢是这样一种情况,而另一边,出书现在是越来越容易了,跟我们学校一样,现在许多中小学图书室都有许多装备书,这些书基本上都是某些出版社装在电脑的一些文字,翻来覆去组装出来,就是一套、一套的书,让人看着厌烦。
不仅如此,如今只要稍微有点经济条件,就可以自费印书,比如我们学校就有几位老师,有退休的,也有在职的,自己喜欢写点诗啊文啊什么的,多年下来,囤了不少,花上几万,就印了出来。然后,抱上十几、二十本拿到图书室来,美其名曰是捐赠,其实是想找读者、找知音。他们不知道,这些书除了他们自己教的个别学生像看稀奇一样偶尔翻翻,其他人也不会看。
这年头,谁都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谁还在意这许许多多的图书?更难受的是,像他这样爱看书的人,在生活中简直就是另类或者异数,常常有朋友规劝他,看那么多书干嘛?看书的反倒要被不看书的教育。
虽然每年“世界读书日”到来的时候,学校、媒体、平台还有许多组织都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书香节、书香校园、学习型组织,十分热闹,但是,这些活动,要么是为了领导好写总结,要么是为了图书促销。只有像我这样每天都守着一大堆图书的人才知道,许许多多的书就像足球场边的替补队员,冷板凳坐了不是一年、两年,甚至等我死后,都可能无人问津。
出书的理想十分丰满,生活的现实却十分骨感。热闹之余,我总想问问那个还想出书的自己:世界读书日之后,你还想为这世界再添一本书吗?
猜猜看,我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不主张出书,那是误会我了,我的答案不算积极但也并不悲观。我觉得,如果自己写的东西真有水平,也有与人分享的价值,那不妨再为这世界添上一本、两本书;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够,写的题材也是可出可不出的,那还是不要再出书了,免得读者和自己都尴尬。
开句玩笑说,“出书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应该提醒自己的。但是,出不出书与写不写作是两回事,出书要慎重,写作则可以随意一些,大胆一点,因为写作有可能只是我们训练自己思维、整理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不必太过拘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