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问,税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公司为什么交税啊?
问过一些老板这个问题,有些老板会说,这个税是国家规定必须要交的嘛!
当然说的没有错也正确。
当然有一些老板也会说,税我们财务人员算出来的啊。
那税到底是怎么来的,真的是我们财务人员算出来的还是国家规定的?
当然是国家规定的,但是这个规定不是直接原因。
事实上是交易产生了税,交易不同,税不同。
那什么是交易呢?
我们采购叫做交易,我们销售叫做交易,总的来说,交易是业务部门做的。
因此我们说,业务部门产生的交易,是产生税的直接原因。
那是不是可以说,这个税的产生实际上跟我们的财务部门是没有关系的,跟其他哪个部门都有关系。
为什么交易产生税?
比如说,我们公司最简单的交易,采购。
如果我们企业是增值税的企业,我们购买原材料,是一种交易,这种交易要怎么算呢?
至少有两种。
一种是我们购买原材料,让供应商直接送货到家。
第二种是我们找另外一家运输公司,把货运到我们的仓库。
那么我们的原材料的单价是117元,那么我们的运费占了10%,11.7元。
老板们会觉得这两种方式花的钱都是一样的,把货拉回来就行。
但是从税的角度来说,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有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之分,增值税的多少是看销项减进项。
给别人开的票叫销项。
进的原材料专用发票叫进项。
那么我们销项没有变化的话,进项发生变化,我们的税也会发生变化。
那刚才这个案例,厂家送货上门,对于厂家而言,它属于混合销售。
材料费和运费,要给我开在同一张发票上。
那么一笔生意,我们产生的进项税就是117加上11.7。
我们换算成不含税的,除以1.17再乘以17%的税率,我们会有18.7元的进项税。
但是如果我们找一家运输公司给我们运货到家,那问题就完全不一样了。
厂家给我们开材料的销售发票,117元,我们能产生17元的进项税。
但11.7元的运费发票最多能抵扣7%的进项税。
那采取这样的方式,我们的进项税两项相加,产生的是17.83元。
那么第一种交易模式我们产生了18.7元的进项税,第二种是17.83元,相差0.87元。
这时候有些老板会说,这么点我不在乎。
我笑了。
因为在财务是我们是不看绝对数的,是看相对数的。
我们单价100元有0.87元的差额,那就是0.87%,我们公司赚多少利润呢?
那么0.87%对我们利润的影响已经是很大的金额了。
所以,我们同样一笔交易,我们花的钱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缴的税是不一样,这就是交易,交易的不同,税就不同。
关于税务规划
那么有人说,什么纳税筹划,税务规划,合理避税,这里面我们先明确一个概念:
避税是存在的,合理避税存在吗?
这个值得商榷,从我们的角度讲,我们不认为存在合理避税。
合理一定不避税,避税一定不合理。
那么税收规划存不存在呢?
税是国家税法规定的,我们没有权利去改。
而税务规划实质上是对交易的规划。
交易地点的不同,我们税可能都不同,我们叫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选择一条最近的路,那么这就是税务规划的实质,实际上是对交易进行规划。
交易一定要在事前去规划,交易做完了,税也就确定了。
交多少税跟财务之间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举一个例子。
一家房地产公司给政府建廉租房。
签的协议是这样的:这家公司负责拆建,找建筑公司建,自己建,建好房子后,把房子卖给政府。
如果这是10亿的项目,即便不涉及增值税,因为20%以下,房地产公司就免税了。
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交10个亿的流转税,交流转税5.5%的话,10个亿就要交5500万元的税。
我们知道,廉租房不像商品房有很大的增值空间和利润,利润有1个亿就不错了。
一个亿的利润要交5500万元的税,就问你亏不亏。
如果这个时候换一种方法,情况会大不一样。
这家房地产公司跟政府签一个代建协议,政府出地,公司负责拆迁,负责找建筑公司,等项目结束后收取一个代建服务费。
假如收了一个亿的代建服务费,那缴的税只要550万,这前后可是相差近5000万。
所以有条件的话在签合同之前,最好给财务和税务审核过。
要交哪些税,合同怎么签,税可以少交点,这条路离罗马是不是最近的。
Anyway,税是由交易产生,交易跟税务规划有很大的关系。重视起来,各位老板!
— END—
文章来源:绿菜心公众号(lvcaixi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