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凝胶材料,据考证,我国古代先民早在4000多年前已掌握烧石灰的技术。相传,明朝大臣于谦12岁的时候曾来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煅烧石灰,只见一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于谦深有感触,吟诵出《石灰吟》的诗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脍炙人口,通过一个物理变化和三个化学变化赞美了石灰的一生,广大语文学习者喜欢,化学爱好者更喜欢!
先看第一句,讲的是劳动人民从深山中开采石灰石,由于只是改变了石灰石的大小,没有生成新物质,其主要成分始终是碳酸钙,因此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接下来的三句诗中都有化学变化。
第二句诗描述了石灰石放在石灰窑中的场景,石灰石中的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第三句诗中,块状的生石灰加水生成粉末状的熟石灰,该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能把鸡蛋煮熟。
最后一句,是指人们用了粉末状的熟石灰砌砖抹墙后,墙壁变得坚硬洁白,这是由于熟石灰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白色固体碳酸钙和水。
明白了诗中的科学知识,你一定会对古人的智慧由衷地赞叹,这首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同样感人至深。
于谦后来为官,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明英宗复辟后竟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但是,于谦的一生和石灰一样“清白”,《明史》称赞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