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39年,济云村的于小兰,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邻村的张大光。于小兰家境殷实,是十里八村有名的书香世家,但那个战乱的年代,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子里的妇女人人自危。于小兰的父母为了使她免受日本人的侮辱,左思右想,四处托人,最终看中了邻村的张大光。张大光父母早亡,无兄弟姐妹,洁身一人,为人憨厚踏实,吃苦认干。于母托了媒人去找张大光说到,张大光哪曾想会有这种好事落到自己头上。自己家徒四壁,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本以为这辈子只能孤身一人,哪想居然还有娶妻的机会。于家姑娘他也听说过,是个颇有才华的好姑娘,自己哪有不应的道理?
张大光思量一番,与媒人说:我家这么穷,亏得于家不嫌弃,我哪里还有不愿意的道理。婶子回去与于家说,我张大光以后一定好好和于家姑娘相处,努力过上好日子。
双方都同意,事情进展的很顺利,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婚事自然也顺利完成。婚后的生活小夫妻俩过得很是不错,但是可惜好景不长,日本人的炮响打破了这个村子的宁静。张大光作为一个正值壮年的男人,自然也是有一腔保家卫国的热血,但是他看着刚刚在日本鬼子的残害下失去了父母的妻子,实在不忍心告诉她自己也要离开。所以每天只能是愁眉度日。于小兰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
晚上,夫妻俩夜话,
“大光,你去当兵吧。”
张大光震惊地看着于小兰,“我去当兵了,你怎么办?家里就只剩你一个人了。”
“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我们也没法苟且偷生,你去吧,我等你。”于小兰坚定地说。
第二天,于小兰给张大光收拾了行李,送张大光出了门
从此于小兰每天就是持家种地,放弃了大家闺秀的生活,每日只是在等着张大光回来。哪曾想,这一等,就是60年。
张大光走后没多久,于小兰发现自己居然有了身孕,外面日本兵烧杀抢掠,家里只有自已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这可如何是好?
(二)
曾经为了中国的解放,离开了新婚在家有孕在身的妻子,从此一去不复返。2000年,一个耄耋老人从台湾辗转几许,终于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生他养他的家乡,旁边跟随着的是他的孙女,手里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一边走一边看着这几十年来经常出现在梦里的家乡,经过了那么多战乱,早已经没有了回忆里的样子,如果不是政府通知这里确实是自己曾经的家乡,他肯定是不敢确定的。
“爷爷,这就是你的家乡吗?”孙女好奇地四下打量。
“我离开这里近60多年了,和当年一点都不一样了。”老人缓缓走在青石铺成的道路上,曾经那个满是泥泞的小路已经不见了。
“那爷爷,我们去哪里找于奶奶呢,找个人问一下吧。”孙女有些不确定的说到。这些年,家里人都知道爷爷心里牵挂着一个人,但是没人敢问,爷爷一直是军队的高级将领,他不说的事情家里没人敢问。还是这两年,爷爷自己主动说出了他还有个妻子,一个在他当年参军打仗之前娶的女人。
孙女说完,便走向路边在大树下乘凉的老头们
“各位大爷,你们好,我向你们打听一个人。”孙女很有礼貌的说到。
“小姑娘,你想问谁啊?”老头们倒是很好说话。
“你们认识于小兰吗?”孙女记得爷爷说过好像是叫这个名字。
“于小兰?”老头们互相看看,“小姑娘,我们村没有这个人啊,也没有姓于的人家。”
“于小兰应该是个老人家了,您们再想想,真的没有吗?”孙女突然很担心,这么多年过去了,估计于奶奶早就不在人世了。她一个妇道人家,在那个战乱的年代,无依无靠,想要生存下来该是多么的艰难。
“你去村里问问兰太婆吧,她是这村里最老的人了,也许兰太婆应该知道。”一位老人突然提醒到。
“兰太婆?”孙女看着这群已经花甲之年的老人们,居然被他们称之为太婆的人,那要有多大年纪了?
“对,沿着这条路走到村尾,那里只有一间土房子,兰太婆就在那土房子住,很好找,周围都是砖房了。”一个老头说到。
“好的,谢谢各位大爷。”小姑娘看着似乎也问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了,决定带着爷爷去找这位兰太婆。
“爷爷,过去这么多年了,可能于奶奶已经,,,”小姑娘没有继续往下去,她是在不忍心说出那个事实。这些年,他们家里人都看着爷爷日日在窗边望着大陆的方向,小时候她不懂,后来长大了,她知道那是思念。
“我知道,我知道我回来晚了。”老人黯然说到,如果我可以早回来一些,说不定早就可以找到她了。
小姑娘不知道该如何安稳自己的爷爷,她还没有谈过恋爱,也不知道这种和结发妻子分离60年之久是一种什么样子的感觉,但看爷爷自从知道可以回大陆探亲之后,那苍老的脸上迸发出的青春色彩,想必,是一种很深的执念吧。
村子不大,两人慢慢走了一小会,就见到了那个独立在青砖绿瓦房之间的小土房子,有一个仿佛已经许久不曾有人烟的小院,房子破败的似乎已经停留在几十年前,印证了岁月的痕迹。
“爷爷,我去叫门。”小姑娘说着想快走两部前去敲门。
“不,我亲自去。”老人斩钉截铁地说着。
老人看着眼前这熟悉的房子,似乎曾经吹吹打打洞房花烛的场景就发生在昨天晚上,仿佛那段短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静谧时光近在眼前却又恍如隔世,这是他曾经的家啊!老人颤抖着推开院门,踉跄着朝屋子里面走去。
“谁呀?”一声苍老的声音传来,循着声音可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走出屋子来,小姑娘顿时震惊,莫非,这人就是?
老人却呆住了,这张脸,他不认识!
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是他可以肯定,他不认识这位老太太!
“你们找谁啊?”老太太佝偻着腰,抬着脸问到。
小姑娘看爷爷已经呆住许久不曾说话,不得已,只好回道,“请问您是兰太婆吗?”
“是我老婆子,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老太太年纪虽大,听力却是不错。
“我们想找您打听一个人,您认识于小兰吗?”小姑娘满怀希冀的问。
不出意料,老太太也是满脸震惊,“你们是谁?找于小兰做什么?”
“我和爷爷是从台湾过来的,想寻找一下故人于小兰。”小姑娘猜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
老太太却是一声叹息。
(三)
离开小土房子已经几个小时了,此时小姑娘和她爷爷正坐在回酒店的车上,她的脑海里面还回想着之前老太太说的话:
于小兰早就已经不在啦。60年前,她男人离家当兵,刚走没几天,她就发现自己已经身怀有孕。由于无法联系上她男人,肚子一天天的大了起来,她只能自己艰难的生活,平时靠着邻居们的救济倒是也能过得下去。肚子到了8个月份时候,有天不得已实在要外出,哪曾想,就出去这么一次,却还是碰到了日本鬼子。他们是见到女人就糟蹋啊,哪里还管是不是怀孕的呢。于小兰回来的时候,下身全是血,一边走一边滴血,还是这位邻居老太太当时发现了,感觉带于小兰去看大夫,还是没能保住啊,孩子没了。下身的血又止不住,没过多久,于小兰也咽气了。只是在临终前,于小兰嘱咐她,摆脱一定要想办法告诉张大光,小兰爱他。
从此这位老太太就守着于小兰的房子,希望可以等到张大光回来,后来她家人都去世了,她就给自己改叫兰婆婆,目的就是希望张大光在回到这个村子,听到她的名字可以想起来。
小姑娘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爷爷苦苦思念了几十年的妻子,居然早就已经不再了,不知道于奶奶在被日本人糟蹋的时候,是不是在等着爷爷带着枪去救她呢?
“爷爷,”小姑娘看着沉默寡言对的爷爷忍不住叫了一声。
“小兰,我对不住你啊!”老人家终究是泣不成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