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时时刻刻》讲了三个女人的一天,她们分别是1920年代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二战末期家庭主妇劳拉·布朗,1990年代的事业女性克拉丽莎·沃恩,三个人被一本小说《达洛维夫人》串联起来,弗吉尼亚是《达洛维夫人》的作者,劳拉痴迷于这本小说,克拉丽莎是现代版“达洛维夫人”,她们面临着和小说主人公一样的人生困境,希望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其中克拉丽莎照顾着一位患了艾滋病的诗人,这个男人叫理查森,他的妈妈正是劳拉,劳拉离开理查森时,他还是个小男孩,他一生的快乐就此被带走了。
劳拉和丈夫儿子生活在洛杉矶,丈夫在外工作,劳拉在家带孩子,这个家庭表面上和其他家庭并没有不同,然而,即使劳拉肚子里怀着第二个孩子,她还是没有把心思放在丈夫和儿子身上。
劳拉早上丈夫打开橱柜,发现找不到可吃的食物,看了看床上的劳拉,只能叹气。丈夫上班一走,房子显得寂静空旷。劳拉一个眼神,儿子理查森立刻乖乖地去自己房间,劳拉喜欢静静地躺在床上,望着窗外,她最近迷上了《达洛维夫人》,闲了读几页,时不时地会想起几十年前,当劳拉还是小女孩,她去阿姨弗吉尼亚家里做客,这位孤僻怪诞的阿姨给她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不久之后,弗吉尼亚沉潭自尽。
劳拉读着她的作品,想起她的行为,不由对现在的生活越来越怀疑:丈夫一点也不了解她,儿子也激不起她的母爱,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让她抑郁烦躁,家庭、丈夫、孩子,难道这就是全部?一辈子就这样下去吗?弗吉尼亚为了忠于自我选择自杀,每个人不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吗?为什么她还要戴着贤妻良母的枷锁过自己厌恶的生活呢?她也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劳拉最先产生了自杀解脱的念头。
弗吉尼亚平静隐忍的人心里都有一团火,风平浪静之下往往波涛暗涌。每一天这些问题都冲击着劳拉,让她濒临崩溃,死亡的召唤越来越强烈。
这时,理查森躲在门外偷偷观察妈妈的动静,劳拉发现了他,强打起精神。今天是丈夫的生日,劳拉对理查森说:“我们做一个蛋糕送给爸爸吧。”
但是,劳拉不是个好主妇,生活对她来说太难,她不停念叨着:面粉、黄油、牛奶、糖,手忙脚乱,终于做了一个蓝紫色的蛋糕,和她的心情一样晦暗。理查德总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劳拉笑了他就笑了,劳拉不高兴他吓得大气不敢出,劳拉她想表现得快乐些,却发现自己的笑容都是苍白的。
劳拉和理查森邻居金发女人来串门,这是一个丰满欢愉的女人,喜欢咯咯笑,但是无法缓解和劳拉之间尴尬诡异的气氛。金发女人走后,劳拉觉得自己蠢透了,连日来的失败、沮丧一起涌上心头,她下了决心:今天,去自杀。
理查森被劳拉送到邻居大妈家托管,可他已敏感地察觉妈妈情绪不同于往日,拼命挣脱,仿佛将要永远失去她了,劳拉狠心驾车离开。理查德内心不断乞求,祈祷妈妈能回来,一个孩子最深的恐惧莫过于失去妈妈,多年之后,理查德回忆起那个下午泪流满面。
成年理查森劳拉驱车来到旅馆,躺在床上,旁边放着大瓶安眠药。她想起许多事情,最后一刻没有自杀。她接回了理查德,在路上,两个人心照不宣,理查德突然说:“妈妈,我爱你!”劳拉回应道:“我也爱你。”“真的吗?”“是真的”。
从死亡边缘游走过后的劳拉想好好珍惜家庭,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默默吃饭,气氛仍旧冷淡。丈夫打破沉默,向儿子说起爸爸妈妈的爱情故事,他说:“当我在战场上,想起那个文静的姑娘,很美好,我想着战争结束以后一定要和她结婚……我现在娶了她了,我很幸福。”劳拉脸上哭笑不得,丈夫只把她当一个文静温顺的妻子,根本不关心真实的她,她感觉自己被谎言、无聊围绕,戴着虚假的面具,每时每刻都难以忍受。
睡觉前,劳拉蹲马桶,丈夫在卧室那边不断诉说自己的幸福并感谢劳拉。这边,劳拉一天累积的荒谬达到顶峰,丈夫越是表达爱意,她越是难受,于是她强忍着哭声,露出了便秘似的表情。
几个月后,劳拉生下第二个孩子,然后撇下丈夫孩子,一走了之。
克拉丽莎被妈妈抛弃成为理查森一生的梦魇,后来他滥交堕落,染上了艾滋病,在自己的书里,理查德把母亲写成了一个怪物,他知道劳拉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他诅咒她,也想念她,但是他一辈子都摆脱不了她的阴影,最后,理查德从楼上一跃而下,结束了煎熬。
影片结尾,一个神色孤独的老妇找到克拉丽莎,她就是劳拉。抛家弃子之后,劳拉在加拿大的一个图书馆做管理员,她过着平静的生活,不奢求其他人原谅她,只想来看看儿子的遗体。不过,克拉丽莎原谅了她。
据说每个家庭主妇都有离家出走的念头,执行力度因人而异,多多少少都要承受别人的道德指责。影片里劳拉彻底逃避家庭生活,在异乡离群索居,只是一种极端表达方式,传达的价值观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最重要的是对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