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个不满足的物种,得到好的还想要更好的,得到快乐还想要更快乐,就连挨骂、挨打,也是也是这样。总是同等强度的刺激,慢慢就不疼了。佛陀早就看透了这一点,说一切快乐都是梦幻泡影,都逃脱不了一个“苦”字。
其实,也恰恰因为有苦的经历,所以才会感受到快乐。老子把他解释为,天底下没有善恶和美丑,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起了分别心,我们要像天地一样,以万物为刍狗。
这样的境界需要慢慢来修炼,今天要说的,不是怎样修炼佛陀和老子境界,而是说一说,在这种不满足的状态下,如何还能获得快乐?
想要获得“快乐”方法就是先“不快乐”
写文章讲究:输入——处理——输出。
人脑的运行也是同样的道理:接受信息——分析信息——采取行动。
脑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是,决定一个人快乐与否的关键,发生在“接受信息”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我们大脑接收到外界的刺激,之后再把接受的信息转换成大脑能理解的电信号。负责这项任务的是“转导蛋白质”,它在接收到的信息后,形成一个“离子通道”,而带电离子的运动,产生了可被大脑神经元接受的电信号,
重点是,离子通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是由刺激强度决定,而是由信息强度的“改变”来决定的。
比如,你在房间里放一块柠檬味的香料,刚进去时候,会闻到柠檬的清香,但是呆一会之后,就会适应,那种清香感也会慢慢减小,如果一直宅在屋里,你自己就怀疑,这块柠檬香料是不是用完了,有时候需要靠近才能感觉到。
想要再次获得嗅到那种柠檬的清香感,就是不要一直呆在屋里,出去转一圈,或者上个厕所……
还有个方法,就是在屋里放两块香料,但如果你一直不出屋,你会适应两块、三块甚至更多,这种刺激就是不满足。
罗胖去年的跨年演讲,没有再请嘉宾助阵,而是一个人独自讲。他的解释就是,之前请了徐小平、王石,如果今年再邀请嘉宾,就待是马云、马化腾了,前两年还好,后边就没人可请了,应该说(在他能力范围内)没有更厉害的人可请了,对观众的刺激来说,这注定是一条下坡路。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总结了两种制造快乐的方法:
1.追求多样性
2.追求间隔性
追求多样性,就是不停地制造惊喜,保持不同的刺激,不然大脑就会适应,快乐也会变成不快乐。
追求间隔,就是出去溜一圈,有点类似于“距离产生美”的感觉,同一样事物,只是加了一段间隔就会再次体验到清爽。
我记得学校门口有一家刀削面管,做的非常地道,还被“香香美食”报道过,他家的油泼面是我最喜欢的。可是天天去吃,也就没感觉了。后来,还换着样吃,结果还是吃够了。
毕业后,有三次回去的经历,每次我都会去哪家吃面,并且三次都是同样的油泼面。这个时间间隔,就产生了是快乐。而这个间隔,对吃饭来讲就是“不快乐”。
总结一下
在很早之前,古人就发现了这些人类共通的规律,也给出了很多的解决办法,像佛陀说的一切皆苦,而所谓的快乐,只是短暂的一瞬间,甚至是个幻觉。老子也告诉我们不要有分别心,没有分别心就不会有痛苦。
但今天说的,不是修炼这些玄而又玄的道,而是通过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在人类产生快乐的机制基础上,寻找到解决快乐的方法。
总结下来就两个:追求多样性和追求间隔。这两个没有好坏之分,可以结合着用。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更多的会被多样性吸引,而间隔出来的快乐,会显得格外珍贵。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夜。持续写作不打烊,新的一年,也希望大家都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一起加油,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