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第138首《衡门》。衡门,衡通“横”,就是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诗人身居陋室,但怡然自得。为什么呢?“泌(bì)之洋洋,可以乐饥”向我们揭示了答案。
泌水,是古代男女幽会的地方。诗人在泌水边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他们一见钟情,如胶似漆地缠绵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诗人坚定地认为,这名女子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妻子。虽然家徒四壁,但是他相信,自己能够给这名女子带来幸福。于是,他骄傲地叹道,我们吃鱼,难道非得吃黄河中的鲂鱼才够鲜美?我们娶妻,难道一定要娶齐国的姜姓美女和宋国的子姓贵族才算圆满?言下之意,我们都是穷人,虽然没法享受富足的生活,但是我们心心相印,这就是最大的快乐了。
这首诗让我想到了儒家安贫乐道的思想。《论语》记载,孔子在陈国断粮数日,他的弟子有很多病倒了,爬不起来。子路愤愤不平地说:“君子亦有穷乎?”(为什么品德高尚的人也会遇到困境?)。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同样是面对困境,君子能够坚守志向,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而小人,就会为了物质享受胡作非为了。)
坚守安贫乐道的代表人物,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颜回家境非常贫穷,但他依旧不改志向,非常勤奋地跟从孔子学习,并且知行合一,成为儒家道德的楷模。孔子是这样评价颜回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多么有贤德的人啊。一簞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忧愁不已,颜回的快乐却丝毫没有减少)为什么?因为儒家推崇道。在他们看来,道德品行远远高于物质享受。他们在物质上没有追求,可以随遇而安。但是,对道的追求却是执着的,永恒的。在学习、修身的路上,他们感到心灵的充实和无限的喜悦。
这首诗还没有上升到道的层面,但是,在当时那个等级森严,但礼崩乐坏、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社会,诗人能够把男女之间最真挚的情感置于物质享受、金钱地位之上,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