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21日-9.1日,摹写诗经《陈风•衡门》篇和《桧风•隰有苌楚》篇,各9遍。

《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横木做门简陋屋,可以栖身可以住。泌水清清长流淌,清水也可充饥肠。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鲂鱼才算香?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齐国姜姑娘?
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
难道我们要吃鱼,黄河鲤鱼才可尝?难道我们要娶妻,非娶宋国子姑娘?
这作者,一定深深的热爱自己的家乡,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屋,一河一鱼,都是这世上最好的,而家乡的姑娘,那自然也是最温柔贤淑识大体适合娶回家做媳妇的,而自己深爱的那个人,也定然是天下无双的。
百度找出译好的白话文解释时,忽然就想起了沈腾的一句经典台词:“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明白的感觉?”
就是这样,恍然大明白!
看了白话文再看原文,会觉得自己特白痴,多么通俗易懂,你咋就楞是读不懂?
唉……
《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枝繁茂。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知不烦恼。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低洼地上长羊桃,蔓长藤绕花儿美。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没有家拖累。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低洼地上长羊桃,果实累累挂蔓条。鲜嫩润泽长势好,羡你无家需关照。
不读《诗经》,不知道自己认字少。
这题目六个字,我只有三个是百分百确定读音的,另外三个,连猜带蒙,音蒙对了,调不对。
“隰”这个字前面写过,所以还有印象,但一直以为是平声,结果却是二声,唉。
而正文里,虽说只有“猗(ē)傩(nuó)”两个字不认识,但其他的连在一起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而且“猗傩”俩字,在我初次见到时,还以为指某种动物,心里话,这“苌楚”应该是植物,这个动物是个啥?
唉唉唉。
不读《诗经》,不知道古文意境美。
在我写过的这十几二十篇里,不论哪一篇,都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那就是译出来的白话文虽然通俗易懂,但太浅陋了!
咱这中国字这么多,你就不能拼凑出点有美感有质感的译文来?太丢诗经的脸了!
说到这儿,还是佩服咱家泡妈对诗经的解读,那是既接地气,又文字优美,让人读得进去,读得明白,读的欢喜。
不信?你自己去看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