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知觉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人们对自己早期记忆的解释。至于一个人最早的记忆,到底是不是他能记起来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不是他对真实事情的回忆,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个人对它的解释是什么,以及它对这个人的现在和未来有着怎样的影响。
比如,一个女孩说,她最早的记忆是很小的时候,一次午后在家里醒来,发现妈妈不在自己的身边,她先是一边叫妈妈,一边手脚并用爬下床,然后来到客厅,发现家里空无一人,她吓坏了,哇地一声哭出来,更加凄厉的冲着门口大叫妈妈。
这个女孩在谈到自己最早的记忆之前,一直都强调自己是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但是她却很奇怪地感情不顺,总担心自己被抛弃。工作上,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还会有一种内心非常疲惫、发慌的感觉,总是企图逃避、放弃。而这些感受,正是源于女孩早期记忆中被遗弃的无助和恐慌,面对被遗弃的可能性,小女孩除了哭泣和担忧,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每个人的主观知觉,都从童年早期开始,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释风格,这种解释风格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不断得到加强,最终会成为伴随这个人一生的观念。并且,由于我们对过去事件的解释,常常受到早期经验的影响,也就是在童年早期,每个人都是脆弱的,都生而就有自卑情结和不安全感,这些使得我们的解释风格常常陷入对自己发展和成长不利的情况,持续地影响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
比如,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小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就会被家长斥责孩子“不努力、贪玩”,甚至责骂自己的孩子“是个笨蛋”。事实上,孩子没有那么糟糕,只是因为大人的夸大跟过度的解释,一次考砸了的行为,就变成孩子的智力、品格等等有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也认为自己真的很糟糕。
知道了主观知觉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看:如何改变有负面影响的主观知觉。
在解释生命中发生的实际事件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看一看,这个解释是否对我们自己有建设性。这一点,对于缺乏经验的孩子,以及孤僻的成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比如,刚刚进入青春期的男孩,因为自己的自慰行为而感到非常羞耻、讨厌自己,而当他上完了性教育课,发现这是人在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就会消除原本糟糕的认知,建立新的主观知觉。
这种情况,通过习更多知识,就能改变。而人的一生中,还有非常多的对过去事件的解释,要做出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生而就有自卑感的积极面,是我们追求优越、做出改变的动力根源,而追求优越的动力又能够带动一个人心理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创造性自我,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所以,要认识自己的解释风格是否有建设性,可以从后续的课程中找到具体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