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部小说自首版以来,尘封50年鲜有人熟知,声名鹊起还是近些年的事。但不得不说,这是一部极度贴合大众的小说,某书评说她“第一眼是故事,第二眼是经典,第三眼是生活,第四眼是自己”,我未看见故事却满是生活。
主人公斯通纳,本该如父辈困顿于土地,但19岁考上大学点燃了他改变命运的希望。通过刻苦学习他成功谋得一份体面安稳的工作。随即,取妻生子置业教书死亡,周而复始投身不那么得劲却是一代又一代普通人经历过的生活。唯一打破平静的,大概是他在不惑之年偶遇的爱情,一段阴差阳错美好的感情,让平庸朴素不称心如意的生活开始出现狂热麻木的意外状态,不过结局终是现实战胜理想,各自回归本来。
有趣的是,这本书虽出自一个美国人之手,但她所照见的普通人的生活,不分民族、国域、文化,深藏大众视野之内对生活困境的洞悉竟如此相像。“从很多人脸上都可以看到那种永恒的冷漠与荒凉,好像在凝视一道深渊”,那些曾经昂首阔步,有着良好身份感的人“因为自己作为在某种意义上不会倒闭的某个机构的终身雇员享受着那点可怜的安全”。
看惯了塔尖上的名著,这样的故事着实令人欣慰。或许,她说出了真相:我们逢不着太大的浪,也少不了日常的琐碎,幻想要有惊喜,却总被打回现实,关起门来冷暖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