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推敲”这事儿

作者: 甘肃__王兴邦 | 来源:发表于2018-02-01 00:35 被阅读147次
再谈“推敲”这事儿

研读交流《咬文嚼字》,又遇到“推敲”二字之争。曹锋是主持人,他总结说:王泽观点最有新意,其他几个同学想法也不错。

01

先说“咬文嚼字”。话题还是“僧敲月下门”,“推敲”哪个字更好?

贾岛开始用“推” 字,韩愈改成了“敲”,认为”推”字有些鲁莽,古今之人都赞赏“敲”比“推”好,也留下一段文坛佳话。

朱光潜认为,用字不仅有文字上的分别,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字固显鲁莽,但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自推自掩,独来独往,自在无碍,自有一幅胸襟气度。“敲”字就显得拘礼些,像是寺里有人应门。他觉得韩愈“敲”字考虑欠妥。

王泽有疑惑,他让大家看课下注解:“贾岛在去京路上,于驴上吟得这两句,沉吟之中撞上韩愈马队,韩愈问其原由,立马良久,说“敲”比“推”好。属作者误记。”他说,“推”字的确有些鲁莽,有些唐突。韩愈改字,是维护师道遵严,是对年轻贾岛鲁莽的提醒,说得委婉、含蓄,有深意。所以“敲”字要结合语境,知人论事,可惜贾岛并未领会。大家为王泽鼓掌!

课后,结合作者用意,我又有想法。朱光潜不是误记,他有意将典故换成“韩愈月夜里听到贾岛吟诗”,没有了贾岛误撞韩愈车队的鲁莽,是有意而为之,就扣到自己观点上来。朱光潜说:文字的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为朱光潜的高明而精巧的构思点个赞。

02

再说“不求甚解”。课堂辩论环节,看课后的思考题: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对于二人的不同见解,应该怎么看?

曹永霞说:“咬文嚼字”是对学生来说的,必须要正音、正字,读懂文意,读出感情,而且考试要考这些,锱铢必较是必须的;成人读书就不同,没有压力,就凭兴趣,又有较多的人生阅历,读出思想实质即可,不斟酌于一字一句,所以“不求甚解”是成人的读书方法。

曹磊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同意曹永霞的观点。曹锋提醒说:你有些“套板反应”,没有创意。曹磊脸红了。

王泽老早就举手了,他说:读古诗就是要“咬文嚼字”。要结合文字、结合注解,要自己去咀嚼,去领会。因为好多翻译和解读,早偏离了原意,所以“咬文嚼字”好!

杨丽娜发言:我支持“不求甚解”。我们课程又多、作业也多,读文章要快速,要抓住要点,只要领会精神实质就行,不必细读。

曹锋总结说:作品内容不同,阅读对象不同,究竟“咬文嚼字”,还是“不求甚解”,要因境而异,因人而异。

03

最后是“套板反应”。结合文意,说说“套板反应”的缺点。

吴夫强先说:对“套板反应”,我的理解是,写文章也好,写个句子也好,都要推陈出新,不能走老路,不能套作,不能陈词滥调。我最欣赏巴皓月同学的作文,她的某一篇作文,用第二人称来写,很特别,有新意。

曹锋点名:找个套板反应的同学。那就梁英、韩琪轩同学说说吧!

二人做题过分依赖答案,确实无话可说,大家笑了!

王宁举手说:套板反应就是做题不粗心,不抄答案,谨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

曹锋总结说:避免套板反应,就是跳出思维的套子,消除习惯性思维,走好自己的写作之路。就像印刷品一样,像人民币一样,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作文和作品不同,作文是模仿,没有个性;作品是创造,有唯一性。

04

研讨交流完毕,我说:咬文嚼字,就写作来说,对立面是套板反应;就阅读来说,对立的观点是不求甚解。三个词,一节课,一篇文章,启发应该很多吧!文章有些细节可能还未读透,下去就再仔细阅读吧!

这是我的结束语!吴夫强接话茬说:我还是没有“甚解”,还得“推敲”一番!

哈哈,这也算是学习一种境界吧!

相关文章

  • 再谈“推敲”这事儿

    研读交流《咬文嚼字》,又遇到“推敲”二字之争。曹锋是主持人,他总结说:王泽观点最有新意,其他几个同学想法也不错。 ...

  • 推敲

    第22届的年会在灵宝顺利召开,圆满闭幕。但年会给灵宝教师带来的深深震撼,却仍余音绕梁、挥之不去 …… ...

  • 推敲

    课文早就读过,在学习古诗的时候就提到过推敲的故事,毕竟这是他最具有特色的故事。 这节课,讲故事我不重点指导,以检查...

  • 推敲

    文学之所以称为文学,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能默默感受到作者描绘的画卷。千人千异,一千个观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推敲

    我的活着,仿佛经不起推敲 一碰,就像晨露落下花朵 在大雾中觅不到踪迹 光剩角落盛开的蘑菇 我们的活着,越来越脆弱 ...

  • 推敲(*)

    又是一位老师写了一首诗: 日出暖洋洋, 春花香喷喷。 鸟儿枝头俏, 高歌醉煞人。 我觉得改为: 日出暖洋洋, 花开...

  • 推敲

  • 推敲

    这年华只剩下 一声回声 回荡在空空如也的梦里 如漂流的浮萍 划亮眼角最后一抹光亮 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 是昨日最后的...

  • 推敲

    千年之后 我试图推开那扇柴门 池边的树上,有很多鸟宿 却不见僧来 我费劲全力推开 想象中的吱呀声 震落尘埃 我看见...

  • 推敲

    推门还是敲门 有门还是没门 一个站在梦里的呓语 一个躺在呓语的梦里 一只鸟扑向月光 一棵树倒在夜里 推门的是一个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谈“推敲”这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er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