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读后感#
2/15 读《饮食滋味》有感
几年前读完徐文兵和梁冬关于《黄帝内经》的对话后再买这本《饮食滋味》,当时读了挺有意思。兜转几年后,今年感觉自己才读进了门口。
关于做饭,最初的要求是好吃,好味道,慢慢觉得应该学会荤素和营养搭配,接着考虑从一大早从市场买菜选材开始,应时应季新鲜,还有从一家老少的喜好包括价格高低也是其中因素。毕竟买菜和做饭之人掌握家中的人“身体健康”之大权——饮食应该从每人的体质辩证来买茶做饭用料搭配,家常菜也应人应时而变化。
最初自己的想法挺简单,五味入五脏。家畜这么多,身体缺什么就吃什么,如鸡肉属于肝想补气血就吃鸡,牛肉入脾就行了。读完方知应该结合中医的君臣佐使。药食同源。
寒热实虚先分清,如同阴阳五行。例如看后天之本,脾经。自己是实还是虚,也就是先定大方向想补还是泻,君臣同心是同一方向,佐是相反。泄仅需此三味道,补则需再添加一味其所克用来防止补得太过。
读读《辅行决》:肝德在散———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德在耎(软)———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德在缓———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德在收———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就是我们说的咳),急食辛以散之。肾德在坚———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古医籍说: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安和;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少欲,肾水自足
近日天气阴雨连绵,煲粥给小孩,放几片黄芪提正气,天气寒放多一两片姜辛温发表,再放一两个大枣用甘缓之也是同理。
去象窝山那天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清袁枚的《随园食单》,也提及搭配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