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线上邂逅群文阅读,重新遇见全新自我——关于“群文阅读”培训的总结

线上邂逅群文阅读,重新遇见全新自我——关于“群文阅读”培训的总结

作者: 柔远姑娘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2:35 被阅读0次

        XX初中            李富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部编本语文教材里,对阅读在数量、广度、深度上则“把阅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的必要性,显而易见。同时,谢尔盖·米哈尔科夫曾说,“无论孩子们的家庭和学校生活多么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阅读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贵的书,就像被夺去了童年最可贵的财富一样,其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通过阅读,孩子可以获得更深层次的快乐,增长见识,涵养品性,构造丰盈充实的精神世界。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毫无疑问,在当下,阅读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是学好一切学科的重要基础。

既然阅读能力的培养如此迫切又重要,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当好孩子们的阅读引路人呢?芳草新生,嘉木吐翠,百花竞绽的春天,居家防疫的我,陷于严重的本领恐慌。

但幸运的是,正当我迷茫之际,三月初接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网络培训活动的通知》。此后,在2020年3月9日-3月27日期间,我认真参加了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的“群文阅读”线上培训活动。此次培训,使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重新遇见了全新的自我。为了能使培训内容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本人现对此次培训进行如下几点总结:

一、作为阅读者,“群文阅读”使我更新阅读认知理念

此前,对“群文阅读”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群文”,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这仅仅是从字面上了解“群文”。通过这次的听课,真正地感受到了“群文阅读”的魅力。

群文阅读是一种分类对比的阅读方式。通过选择性的划分同类型却不同风格水平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使阅读者形成一定的鉴赏和品评能力,逐步提高阅读者自身的文学造诣。

举个例子,群文阅读,让我认识到了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语文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我们的读、写、听、说能力,不断提高文化素养。优秀的作者都会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载道。群文阅读会选取具有某种关联的“同一类”文章,较之单篇文章的阅读,它能使我们通过对多文本语言的感受和理解,悟出“语言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这一道理。如同样写愁,李后主《虞美人》就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是以江水之多来比喻愁之多。秦观《江城子》也有“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但愁已被物质化了,变成可以放在江中,随水漂流的东西。李清照的《武陵春》则将愁搬上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竟然有了重量,不但可以随水逐流,而且可以用船装载。用这三首词组合成群,开展群文阅读,我们就能从“愁”的不同表达中,不仅可以窥见词人们不同的人生经历,还能体悟出语言的生命力在不断创新中得以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二、作为教育者,“群文阅读”使我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通过听老师们关于 “群文阅读”教学的课程,我意识到当下的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滔滔不绝地“灌输式”讲课,当好阅读路上的引领者、陪伴者、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应该专注于在“议题”的设立,文本的选取上下功夫,把更多时间留给孩子,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比如面对七年级下册《卖油翁》这一课,我们就可从“市井小人物”的议题出发,采用“1+X”的模式,选取《苏七块》、《薄暮中的刀锋》、《唐家寺的雨伞》等文章组合成群文,设计五个教学步骤:

(一)安排学生通读四篇文章,自主预习

(二)从正面描写中,探究主人公之“奇”

(三)从侧面描写中细析主人公之“奇”

(四)从故事中的矛盾点出发,探析行文之“曲”

(五)由文本走向生活,解读主人公之“平凡”

以这样的方式,找到这些市井生活中平凡人物的不凡之处: “技艺与功力高超,智慧与心性过人,德性与品格脱俗”,从而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通过精选阅读材料,围绕议题实施群文教学,引导学生达成共识,才能做到促思、增智,让学生紧紧围绕“议题”充分与文本对话,去思考,去发现,形成自己的见解。展开阅读,调动思维,促成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并与同学交流、分享,最后形成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收获感动,悟到做人的道理。

三、作为普通人,“群文阅读”使我重新审视生活,认识自己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生活。群文阅读属于比较阅读。大量的阅读实践证明,善用比较能使我们概念更清晰,分析更深入,判断更正确,记忆更深刻,联想更丰富,思维更活跃。群文阅读,将多个文本视作一个整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进行横向比较。

比如,同样是深受封建科举制的毒害的读书人,但孔乙己和范进由于内在性格的差异,结局也有着巨大差距。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但不同的是,范进甘受屈辱,他能“手里插个草标”在大庭广众之下“东张西望”寻人卖鸡。而孔乙己自称 “君子固穷”,有一股自视甚高的傲气。尽管饿得“脸色青白”也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所以他们最终的结局也是不同的,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通过对相似人物,不同命运结局的比较,就让我们认识到,内因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老认为有些事情你做不到,其实你只要认真去做,勤奋、努力肯定能够做到。勇敢的人不是天生的,需要你经过很多的磨炼。但是在磨炼的过程中你能不能变得勇敢,那就取决于你的决心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大意,一定要把事情考虑周密以后才能做。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不断进取,勇于面对一切困难,努力克服它,战胜它,这是生存的法则。相反,逃避是懦夫的作为,最终只能带来更多的危机。

在这个特殊的加长版的假期,老师们都在家隔离,再次感谢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给老师们准备了关于“群文阅读”的线上培训活动,让我能不断充电,缓解本领不足的恐慌和焦虑。

虽然很多东西在短暂的几节课的培训中,学得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入,但作为阅读者,作为教育者,作为一个普通人,我通过此次培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接下来的就是知耻后勇、尽力弥补不足,做好自己,选择、消化、运用,在实践中不断精进。相信用心,便有所得。也相信,每一粒经历寒冬的种子,最终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相关文章

  • 线上邂逅群文阅读,重新遇见全新自我——关于“群文阅读”培训的总结

    XX初中 李富华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

  •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的逻辑

  • 群文阅读

    一节公开课、两个讲座。 每次在听的过程中,觉得还是深有感触,总想着回去之后要怎么怎么地,于是乎拍了很多照片,生怕错...

  • 群文阅读

    今天语文课堂上我们进行了群文阅读,选用了第七单元的《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这两篇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进行阅读练...

  • 群文阅读

    古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在阅读方面,其实就是现在的流行语“群文阅读”。我校积极申报群文阅读实验校,对于语文教学...

  • 群文阅读

    今天阅读的文献是《以大概念为核心的 Extended reading 板块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教...

  • 重新认识群文阅读

    什么是群文阅读?蒋军晶老师给我们的回答是:在较短的单位时间内,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这个定义里面...

  • “群文阅读”通识培训

    重庆市树人教育研究院 方东流 群文阅读最早产生于日本,2007年由台湾引进大陆,于泽元等最早对群文阅读进行定义。 ...

  • 邂逅群文阅读 拥抱灿烂阳光

    铧尖明德小学 罗红峰 2019年11月18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昆明举办的第九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

  • 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一)

    第一章 什么是群文阅读 (一)群文阅读到底长什么样 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线上邂逅群文阅读,重新遇见全新自我——关于“群文阅读”培训的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lh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