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同学去逛街。那是二环内的一条小街,穿进去就是一个个七拐八拐的胡同。而胡同的入口,是各式各样的门脸房,衣服、茶具、乐曲、烟酒、糕点,应有尽有。
在这些小店里,有一家新开业的书店,聚集了不少人,喇叭里喊着:“正版图书全部10元一本,全部10元一本!”
我能想到这里卖的都是什么书,但还是想看看,于是我走了进去。
在这个不足10平米的细长的小店里,中间是长长的书台,两侧的书架直通棚顶,满满的都是书。
不出所料,书台上摆着的,都是盗版书,厚厚大合集、封面糊成一团的文学书、各种国学经典。随便打开几本,就可以明显看出盗版的痕迹。小店里的人还不少,让我不禁感慨,看书的人也不少啊,可现在书的销量越来越差,看来都是去买盗版了。
类似这种盗版书店,在小街上有很多个。
没几天,就出现了一篇于“世界最美图书馆”篱苑书屋中盗版书充斥的文章,引起了很多读书人的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盗版书的讨论,其中不乏有很多惊人之言,让人读后很是脊背发凉。科普一下,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是座公益图书馆,是中国地区唯一上榜的“世界最美图书馆”。
其中有几个人的评论引起了公愤,但不得不说这样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现摘抄如下:
盗版书怎么了,我大学毕业后就没买过正版书。
我从小就是看着盗版书长大的,如果没有盗版书和具有共享精神的网络时代的到来,我的精神世界不知道要贫瘠多少。正是有了普罗米修斯的“盗火”,才给人间带来了光明。对盗版书的嗤之以鼻,不加掩饰的揭露了中产阶级自私矫情的嘴脸。
我是觉得没必要拿这个抓眼球,总有种打折正义幌子说事儿的感觉,既然都是捐赠的,那肯定避免不了盗版吧。
所幸,大多数人对盗版还是零容忍的。摘抄几句:
回复上面说“盗版书怎么了”的人:你看盗版书就是可耻。学生期没收入买书可以理解,大学毕业有了工作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不买正版书,你更可耻。现在大多数正版书打个折扣和盗版书价格根本差不了多少,有人几块钱的正版书都不愿意买,非要去喂饱那些盗版书商?
一个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是没有未来的社会,同理,看盗版横行的国家如何完成所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是天大的笑话!
山区的孩子接触文学只能是盗版书,这是谁的原因。不能因为它是公益免费就当作盗版书的推广地。很多孩子拿着盗版书,看到的错误的作者名和内容是否会影响今后的认知。在一个夫人打赏网红都一百万的时代,看到这种公益不觉得可笑吗。
看到人们对盗版书的各种看法和评论,很想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盗版在中国为何如此猖獗。
一、认知盲区
在我家那个城市,有一个地下书城,里面有几十家小书店,书的价格比我们那唯一的一家新华书店便宜很多高中时,每次放假,都会先去书城买一堆书再回家。那时并不懂什么叫盗版,什么叫正版,是处于认知盲区。后来才知道,那里卖的书都是盗版书。
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人的阅读状态。对于盗版书,人们并没有分辨能力,也没人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版,什么是盗版。在很多二三线城市和小县城,是根本没有正版书可卖的。人们接触的书都是盗版,所以也就无从分辨,他们以为的书,就是那样的。
所以,想根除盗版,还应该普及正版书知识。
二、混淆正版和盗版
这是认知的第二阶段,即知道盗版和正版有区别,但以为盗版只是纸张差一点,印刷质量差一点。为了省钱,就对付着看,以为他们吸收的是和正版同样的知识。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大错特错。
盗版书绝不是用纸差、印刷差这些问题,最要命的,是盗版书里通篇的错误,会误导读者。而且,盗版书商为了压缩成本,用劣质油墨,对人体伤害极大。
我也经历了这样的阶段。刚参加工作那年,初入图书领域,也还没有建立起正版的意识。为了图便宜,曾在北大旁边的小区路上,花8块钱买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合集。书上的字小得像蚂蚁一样,我还是孜孜不倦地读到了几百页,可随处可见的错别字真是让人抓狂,恨不得拿着笔给它改过来。后来真是实在无法忍受,而那本书也在我搬家过程中弄丢了。仿佛预示一般,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买过盗版书,还把家里的盗版书都扔掉了。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有本书被列为小学生必读书目后,咨询量大增,但新华书店的订货量却没有多太多。出版社向书店咨询,才得知,只有20%的家长给孩子买了正版书,其余80%的家长,在等盗版出来。盗版书商说,正版出来后,两周就能把盗版赶出来。
那个出版社的人还对比了盗版和正版的差别,错字这些都不用提,盗版书商为了节省成本,用骑马钉,画面色彩完全改变,内文无法很好展开,本来是本温馨的绘本,变得惨不忍睹,毫无美感可言。
看到这里,我只想对那些家长说,你们舍得花钱给孩子买几百块甚至几千块钱的衣服,买各种营养品,却为了省几十块钱,去买盗版书。这不是本末倒置,还是什么呢?你们为孩子吃进嘴里的东西牵肠挂肚,为了食品安全各种海淘、代购,可孩子吃进脑子里的东西呢?你们给他们的知识,都是赝品。孩子拿着的书,不是美好的读物,而是用劣质油墨印刷的文化垃圾。
作为一名编辑,我想说,一本书,走正规流程,从选题申报、三审三校、质检、下厂等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无数人反复核实、确认,这也无法保证书中没有错误。国家规定差错率万分之一以下,不合格的书若抽检出来,会被召回。正是有这些严格的要求,才能保证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合格的文化食粮。但这些,盗版书都直接省去,里面出现的五花八门的错误,更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金钱。
记得几年前有个公益是给西藏地区的小学生购买正版新华字典,是因为发起公益项目的人到西藏旅游,发现那的小学生看的都是盗版新华字典,很多字音都标错了。实在不敢想象从小接受错误教育的孩子,长大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纠正这些认知。一些人却认为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有书看就不错了,盗版不盗版无所谓。这种观点真是让人汗颜。越是信息闭塞的地方,难道不是更应该被正确引导吗?
三、盗版充斥的社会环境
首先,中国人的版权意识极其薄弱,这也导致人们看什么、读什么都想要免费,殊不知一本书承载着作者、译者、编辑、出版社等各行业人的劳动。正版书一出来,只要卖得好,盗版书很快就会出现,速度之快让人咂舌。盗版书有一整条完整的生产链,反应之快、效率之高,也是让人震惊。
更让我震惊的是,盗版书是明目张胆的,很多小书店专门卖盗版书,一卖就是好多年。人大校园里就有一大片区域专门买各种盗版书,考研、文学、MBA、专业书、英文原版书,从几块钱一本到几十块钱一本不等,开了很多年,竟然没有被叫停。中关村原来的第三极附近,有一条街上,很多卖盗版书的书店,有的面积大到整个地下一层都是。盗版书猖獗,无人监管,也无任何整治措施。
这些盗版书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出现,加上很多人并不清楚盗版书和正版书的区别,这就使得盗版书越来越猖獗,正版书越来越没有市场。因为在一些人看来,同样一本书,这个卖8块,新华书店卖58,内容一样,我为啥要买58的?想必这是很多人的想法。
盗版书的猖獗,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是让人唏嘘。
其实,现在正版书打折下来,并没有比盗版书贵多少,而阅读正版书的体验,却是盗版书完全不能相比的。尤其遇上电商活动、满减,优惠更是很大。现在,电子书阅读也很方便,电子书更便宜,购买正版电子书,一本只有几块钱。但即使这样,人们还是更想要便宜、再便宜,所以那些大合集才如此受欢迎。
盗版书传达出的知识,无疑是文化垃圾,读了还不如不读。真正爱书的人,不屑于买盗版,更不会看上一眼。最可悲的是,正是那些需要读书,且有读书欲望的人,接触了盗版书,误以为书就是那样,就越来越不爱看书,想来也是一种悲哀。
最后,想说说如何分辨盗版。
分辨盗版书有几个方法,一是大开本的合集,比如我之前买的《明朝那些事儿》合集,是7本书合在一起,另外还有各种余秋雨、王小波、路遥等合集,就是把作者所有的书放在一本里,是盗版书商偏爱的方式,好卖,省钱,但一般出版社绝对不会这样做。
盗版书还偏爱各种国学类书,四书五经、道德经、弟子规,全做成大开本,上面印个大头像,一看就毫无设计感。一般街边号称正版书全部10元、20元,或者按斤卖的,就不要期望它是正版书了。
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到新华书店买书,绝对不会有盗版,一些大型图书网店,比如当当、京东、亚马逊、新华文轩,都是正规渠道从出版社订货,都是正版的。若看到淘宝上出现价格低于图书网店很多,就要当心了,打到那种折扣,是成本都回不来的,出版社不会做,网店也不会,价格那么低就是盗版无疑了。
对盗版书,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
买盗版原来是给盗版商谋利
出书的作者没钱?
到了高中,就基本上没有买过盗版,可以说非正版不要。
根据个人经验,身边工作学习上进的人,多半都舍得钱买书培训投资,这种人三五年后过得比原来圈里大多数人好。
而那种舍不得买书买了不读的,真的会越来越庸俗。二十八九是人生的分水岭,自我放弃的人一目了然,而那些不断用知识装点自我的人,却渐渐脱颖而出,三十岁后,反倒风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