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起床,就为接待家长做准备。
翻阅家长和孩子基本信息,梳理一下家长和孩子可能面临的难处,以及家长可能的基本诉求。
到了学校,安排老师准备接待和评估资料,交代老师一些注意事项,就开始等待家长和孩子到来。
等待过程中,内心有些忐忑,不是因为可能遇到家长什么问题无法解答,而是工作本身也是带着任务来接待的。
临近约定时间,不时到门口张望,不知门前哪一辆车会走下一家人,就是我今天需要沟通的对象。
因为堵车,约定时间过了一个小时,我接到了来咨询的家长们。
沟通前虽然忐忑,但进入状态很快,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功夫。整个过程,自己完全能够进入家长的内心,脑海中闪现无数个类似的场景:自己的、其他家长的。
我也是一位父亲,曾经比较失败的父亲。说到自己育儿的经历,仍然无法保持一定的理性,眼中不自觉会泛起泪花,此时家长也红了眼圈。这是有相同经历和感受的人才会有的碰撞吧。
面前的妈妈,一位大学老师,除教学外,应该也承担着其他重要工作,是一位领导。沟通中,不时会接到重要电话,听得出她处理工作非常干练,安排工作快速且坚定。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职业女性,也在承受着育儿中的无助与崩溃。
谈到面对孩子老师的指责,以及育儿中的经历,眼神中再也看不到处理工作时的那份坦然与自信。有的只是痛苦与迷茫。
交流比较顺畅,从孩子的特征,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到学校教育相对于孩子来说存在的限制,再到家庭作业中的种种现象,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针对家长和孩子的总体情况,给到家长系统的建议。
说实话,为家长排忧解难和工作上的任务,我总会更倾向于前者,原本计划一个小时左右的接待,我们整整沟通了两个半小时。沟通完已是午后。
临别时,孩子妈妈一再表达感谢,说自己受益匪浅,连续三次提到希望以后可以和我多多交流。此时此刻,我总是享受的,可真送别之后,独自安静下来,我又会陷入一种莫名的惆怅之中,似乎是因为又见到了一个家庭的挣扎,又似乎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实在说不清楚。
想着准备下班,随手打开微信,就看到一位不那么熟悉的好友在一小时前发来的信息。称呼我老师,仔细一想,是三个月前在宁波偶遇的一位妈妈。当时她听我和前同事谈教育,就过来加了我微信,之后也没发过信息。今天突然问我是否有空打个电话,想来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题,没有其他办法,才想到我这个她只有一面之缘的老师。
想想下午也没特别的事,就马上和她接通了电话。这一接,就是三个多小时。
因为不那么熟悉,这位妈妈再三确认是否打搅我之后,就开始倾泄内心的烦恼,前半个小时,我几乎没插上话。后面,在我分析孩子情况,表达我的观点,举出实例,给出我的建议时,妈妈总会说出她的孩子有哪里哪里不同,她也做了什么什么努力,且一说就是十来分钟,我只能继续聆听。
又是一位常年处在煎熬中,濒临崩溃的妈妈,沟通中,她几乎所有的表现,都让我听出了困惑、不甘、失望和痛苦。离异家庭,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这样的情况,让我听到的一切显得更加沉重。
孩子的情况都是相似的,进入四五年级后,厌学已经非常明显,沉迷手机或游戏,亲子关系也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
往往此时,家长们非常容易陷入一种极度困惑和无力的状态之中。想想也是,很多家长为了孩子也看了不少书,学了不少课,用过不少专家的“灵丹妙药”,听的时候感受很好,可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总能找到对付家长的办法,学习表现却一天不如一天。
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又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纠结于孩子的每一个细节;满脑子全是孩子的学习,每一次和孩子互动都离不开“学习”两个字。
全然忘了,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越这样很多家长反而钻在里面出不来,几乎到了“想到孩子,就是孩子学习表现糟糕”的境地当中,每一眼都能能看出孩子一两个“毛病”出来。
三个多小时的沟通,脑海出现的是对立的俩母子:妈妈想尽一切办法去纠正孩子。孩子疲于应付中,也学会了应对各种状况。而每天的作业,只是母子俩的“博弈场”。这样的对立,只能两败俱伤,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开始我还在针对家长的每一个困惑,给到一定的建议,最后我也只给了一点建议,建议妈妈别在像一个“警察”一样,拿着内心的标准,去衡量孩子每一个行为,而应该像“战友”一样,为同一个目标,共同携手前行,在向目标努力的过程中,给到孩子切实的帮助。
最后问我,怎样才能不发脾气,用好一些育儿方法?
1,充分了解孩子成长规律,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2,了解教育的基本规律。
3,深入了解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对孩子的期望,并时刻检视自己的期望是否与孩子情况匹配。
育儿方法吗?百度就可以获取一切。
挂断电话,想起午饭还没吃,夕阳满屋,无暇欣赏。饿了,只想填饱肚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