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人,周围萦绕着柔软的保护膜,这种边界感也是一种美。
小红上班期间,老家村里人电话进来,本能抗拒着,还是接通了电话。
老家里有80多岁的老人,万一真有啥事呢?
打电话的本族哥哥说明了来意,小红简单明了回复拒绝。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不用找借口,不必讲任何理由。
挂断电话后,小红觉得轻松舒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拒绝能量呢?从啥时候开始,边界和底线清晰了呢?
小红其实知道,本族哥哥身旁一定有个80多岁老人在旁边。那个80多岁的老人一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想通过别人的嘴,或者通过别人的力量,来再次确认。
其实电话里的事情,在上次回老家的时候就已经知晓了。小儿子已经和老人说明白,老人当时通透豁达表示支持。
小红的婆婆,到底是糊涂呢?还是智慧呢?
小红曾经以为婆婆是糊涂了,这样的事情之前一家人已经商量好了的,大家也是拍了板决定的,为什么要叫别人再打电话到儿媳妇这里来呢?
为什么不打电话给自己儿子?要把电话打到儿媳妇这里来呢?关键是叫别人打这通电话来?
朋友说小红真是傻透了,婆婆可是了不得,足智多谋精明着呢。
朋友是看的明白,小红却不愿意当真,有些时候还是装糊涂更舒服一些。
小红的婆婆养了仨儿子仨闺女。
赡养老人这事情上,有人说的好,你就当做老人只有你们一个子女,照顾就没有那么多抱怨了。
在出钱出力事情上,当做只有一个子女,果真好用,没有纷争简单省事。
老人习惯了小儿子花钱,觉得理所应当起来。这似乎也不是问题,只要老人还能健康生活自理,真的挺好。
偶然有天,好几个月不见面那大儿子,花十块钱买了鸡蛋,在老人那里,就是大事了。
关键是,大儿子家经济状况要比小儿子家好。只是大儿子常年不管老人,老人就习惯了。
那怎么能行呢?应该让管我的那个小儿子花这些钱。
于是很有意思的场景出现了。
那一天,小儿子回家看老人。刚坐下来,老人就急切说:你大哥那天花十块钱给我买了鸡蛋,你应该把这十块钱给你大哥。
老人这样的话,让小儿子蒙了,然后他苦笑着对老人说,行行行,我把钱给他。
以前老人还没到这种程度,小儿子家出大头。可是出钱越来越多,老人就习惯到理所应当,小儿子出钱就是必须的。
老人偏心能到什么程度呢?
网上各种段子五花八门,那真是奇奇怪怪。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奇怪,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尤其是在农村,真的不少。
为什么在农村,老人的赡养是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老人那一碗水,里里外外各不同的做法有关。
后来这个小儿子就对他媳妇小红说,以后老家的事情你少管,你这个人心肠太软,善良过了头。
果真这次老人家,又怂恿着别人打电话给小红。老人或许感觉出小儿子的态度,觉得心肠好的小儿媳妇好说话,其实就是小儿媳妇太傻了。
小红说,赡养老人是应尽义务,多出钱不计较,多出力不推辞。当老人借着义务这杆大旗,有意或无意为别人谋福利,就果断拒绝。
看破那点事,不用挑开来说。没有一句废话,简单干脆温柔地说不就可以。
温柔的人可以有边界,历经世事也能风轻云淡。
希望你也能温柔而坚定,清醒中精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