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散文炼字之道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为何《遣怀》?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为何《遣怀》?

作者: 梧桐树边羽 | 来源:发表于2021-04-20 00:21 被阅读0次

    怎样理解杜牧的千古名篇《遣怀》?

    杜牧身为唐朝“小李杜”名号中的人物,作品风格既有盛唐的疏朗、洁净,又有晚唐的唯美。

    这与他本人胸怀大志,却身陷晚唐政治环境中有关。杜牧年青之时,曾为《孙子兵法》做过注解,注解水平不低于曹孟德。他还曾经随军参战,提出的建议改变了战场局势,赢得了胜利——既熟读兵法,又有成功实践的经历。

    这样一个人,如果在盛唐,会是不世出的文臣武将,类似于高适、颜真卿一类的大人物。可惜生不逢时,杜牧中进士之后成为京官,四处巡视,看起来前途无量。在巡视过程中,他发现了晚唐政权的大问题——中央政府已经无力控制地方武装割据势力。

    要想有大作为,在朝中做官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杜牧找到机会,去了地方——他被派往扬州,成为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

    原以为换个环境,能够大展宏图,偏偏这个地方纸醉金迷,腐蚀了我们年轻的诗人。

    江南的生活,让杜牧彻底放弃了在政治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作为中央下放的人,注定不会有大作为,而另一方面,就是扬州这种灯红酒绿的生活让官场失意的年轻人迷失了自己。

    一个年轻人,颜值高,文采高,多才多艺,能歌善舞,还是宰相杜佑之孙,典型的官三代,这样的公子哥到了扬州风月场中,走到哪里都是聚光灯下的众星捧月,想不迷失自我,太难了。

    杜牧的扬州十年,是扎扎实实的游玩、享乐的十年,用正经人士的话来说,就是虚度光阴的十年。后来虽然回到中央当官,但朝堂形势已经变化,“山雨欲来风满楼”,杜牧在东都洛阳任监察御史,侥幸逃过了皇城“甘露寺之变”,但不久也丢了官,仕途越发艰难。

    想起自己在扬州声色犬马的十年,虽然不是导致后来困顿的主因,但总是要喟叹一下,总结一下,以表示对虚度年华的悔悟。

    就好像我们做了荒唐的事情,后悔了,但又无法重来,自然就有感而发。

    于是有了这首《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晚唐格律已经完全成熟,所以除非刻意写古体诗,其他绝句、律诗之类的作品很少有出律。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八庚”部的七绝。

    平仄关系就不分析了,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专栏。

    我们知道它不出律,格律严谨就可以了。

    从内容、文法上来说,杜牧的诗其实是很正的。这种正,上承盛唐杜甫、中唐韩愈,但是因为特殊生活经历和晚唐大环境的影响,他的风格中又有艳诗的成分。

    和与他齐名的李商隐不同,杜牧作品中晚唐诗风变化是明晰可见的。李商隐的朦胧和才情开宗立派,并影响后世,而杜牧只是承接中唐文体之正,风格渐入晚唐——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说李商隐在诗歌史上地位要高于杜牧的原因。

    杜牧的诗有时豪迈、有时俊朗、有时旖旎,文辞清丽却又极具感染力,正是中唐文体和晚唐诗风结合的标杆。同时受杜甫、韩愈的影响,他把叙事、议论、抒情三者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即夹叙夹议夹抒情,值得我们学习。

    这首《遣怀》就是这种特色。

    前两句“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叙述自己的旧时经历,也就是回忆。

    “楚腰”,出自《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掌中轻”出自《飞燕外传》,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舞”。

    当年我在江湖流浪,饮酒作乐放纵而行,专爱那纤细的腰身能在掌中起舞,婀娜轻盈。

    后两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进入议论抒情,感叹自己年轻时候的荒唐行为。

    扬州十年的纵情声色,好像一场梦,到头来,只落得青楼楚馆内一个“薄幸”的声名。

    整首诗语言明朗简单,并没有什么生涩难懂的,我们能看出和李商隐的诗风完全是两回事,更具有盛唐、中唐诗歌特色。

    不过为什么在青楼中,却混了一个“薄幸”的名声呢?

    薄幸,是指薄情、负心,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但是“薄幸”在有些场合里,又类似于对爱人的昵称,就好像“杀千刀的”、“冤家”之类的,是一种嗔怒的称呼。

    不管是哪种,都是曾经的莺歌燕舞,杜牧在写下这首七绝的时候,自然不是那种自得的心态,而是因为政治生涯的落魄,导致自己开始对地方混迹欢场十年、浪费青春的反思。

    也就是说,写这首诗的时候,杜牧也终于成长为自己当初不喜欢的“老干部”了。

    于人生而言,思想归入了正途,但是于生活而言,也许就失去了曾经的鲜活。

    咱们今天念到这首诗的时候,大多心态发生了变化。

    有自得,也有怅然若失,当然也可能有追悔,这就已经超越了杜牧的感受。

    毕竟,时代进步了,诗词当然可以赏析出新意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杜牧为何《遣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zd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