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化”的重要性我们都了解,在现代社会,一个人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专业化。
当他掌握了某个领域的系统技能后,就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说着圈内人才能听懂的行话。
这貌似无可厚非,却会带来一个严重问题:
某一天你很想和大众交流,来传播你的思想和见解,但是你会发现特别困难,因为你说的话大家听不懂。
就像写作,如果你不会说接地气的话,读者就会渐渐远离你。所以,好的写作者都懂得“去专业化”,只写大家能看懂的文章。
01. 知名作家是去“专业化”高手
巴金是一直是位朴素的作家,他擅用平淡朴素的语言来揭示深刻道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接地气“。
在谈到孩子的教育时,巴金曾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十五个字中,没有一个艰涩字词,照样能准确传情达意,读者一听就明白说的什么。
说起老舍,大家都熟悉,他被称为现代文学八大家之一。然而,少有人知的是,他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
不论取材于旧社会,还是挖题于新社会,老舍始终关注底层百姓生活。《老张的哲学》写的是小市民,《骆驼祥子》写的是人力车夫,他的作品赢得了人民的认可和赞赏,所以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这样的作家还有好多,他们都是“去专业化”的高手。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02. 如何才能做到“去专业化”
既然我们明白了“去专业化”的重要性,就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去专业化”的才能,最后成为一名好的写作者。
如何才能做到“去专业化”那?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一个很好的方法--列举近义词的训练,你不妨一试。
比如,你坐在上班高峰期去往市区的车内,可以用什么词汇来描述这个场景那?
混杂不堪的车内;
拥挤的车内;
塞得满满的车内;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以上表达方式虽意义相近,都可以描写高峰期车内的环境,但最后一个表达更接地气,也更具画面感,这才是读者想要的表达。
所以,在写作表达时,你要训练语言替换的能力,“列举近义词的训练”是非常有效的。
平时在训练时,我们想要某一个词语时,就尝试列举它的近义词,那些近义词越直白越好。
你不用管列举出来的近义词是好是坏,只需以玩游戏的心态一直进行下去即可。当然,你也可以从书和杂志中学习表达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宝库。
03. 写在最后
诚然,人人都想成为写作“专家”,但“专业化”却会把读者拒之千里之外,你要懂得“去专业化”。
那如何做到“去专业化”?
就是用浅显语言替换专业词汇,让接地气称为自己独特的文风。
所以,你需要强化近义词列举训练。只有脑中的表达方式足够多,你才能选择最接地气的语言,希望你尽早明白这一点。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写作成就人生。 写作成就人生专注写作,为你的写作助力加油,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关注,欢迎收藏、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