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处暑

作者: 疏影0701 | 来源:发表于2022-08-23 08:55 被阅读0次

    另眼看处暑

    20220823

    处暑,是一年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的8月22~24日。处暑,即为出暑,此时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辐射强度进一步减弱,暑意渐退。

    处字有两声,chǔ,chù。chù音字义简单,只是名词,chǔ音字义繁多,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以动词为主,其中一义就是“终止”。

    暑字就简单了,只有一声,几乎也只有一义,就是热。

    暑与热,同为热,却有不同。热之热为“火”热,形如火烤,主燥;暑之热为“水”热,形如水煮,主湿。

    在夏秋的交替之际,似乎处暑是真正的转折点,因此处暑也有特别的意义。人们在处暑会有一些活动,同时一些文人也会记录一些对于处暑的体会。

    一句“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就很好的刻画了此时的心境,其中似乎有一些寂落,又有一些无奈,有欣喜吗,或许有吧,要看心情。

    类似的,还有一句,“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同样,也有一种被追赶的感觉。

    这种感觉,被杜甫在《早秋曲江感怀》中刻画的淋漓尽致。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这种悲秋感怀,又怎一个“急”字了得。

    当然,夏已尽,秋已至,带来更多的是惬意与诗情,王维的《山居秋暝》,更多的是感悟,也有慨叹。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而悲秋至极的,恐怕应该是欧阳修的《秋声赋》了。

    “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确也是难有悦人之色,这也或是行暮之人的慨叹了。

    其实,处暑之际,也是凋敝之始,更是杀戮之时,又怎能不萧瑟,正是一喜一悲的境地,出自战国时期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便点明了这样的场景。

    鹰乃祭鸟,鹰,义禽也。秋令属金,五行为义,金气肃杀,鹰感其气始捕击诸鸟,然必先祭之,犹人饮食祭先代为之者也。不击有胎之禽,故谓之义。天地始肃秋者,阴之始,故曰天地始肃。禾乃登。禾者。谷连藁秸之总名。又,稻秫苽粱之属皆禾也。成熟曰登。

    还有汉乐府的《秋风瑟瑟愁煞人》。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

    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也有陶宗亮的《秋暮遣怀》,更为秋瑾引用,而带有了悲壮的色彩。

    人生天地一叶萍,利名役役三秋草。

    秋草能为春草新,苍颜难换朱颜好。

    篱前黄菊未开花,寂寞清樽冷怀抱。

    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出门拔剑壮槃游,霜华拂处尘氛少。

    朝凌五岳暮三洲,人世风波岂能保。

    不如归去卧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讨。

    伤秋、悲秋,并不只是强说,是对现实场景的刻画与描摹,是为天道。所谓的悲喜交加,不能喜而望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另眼看处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nw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