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百尔所思】古文漫谈系列 作者宗伯正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的作品《秋夜》中的第一段内容。现代学者们不知道它的用典和出处,望文生义,不求甚解,把它解释的面目全非。
以下3条内容属于错误答案,注意参看学习,加深记忆:(引自网络解释)
1、 错误一:开头一句即以奇特的重复修辞格凸现枣树,如奇峰突兀,赫然而立,十分醒目。这种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手法既强调了两株枣树傲然独立、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又形成了全文整体意境中的骨脊,特别鲜明突出。
2、 错误二:它为什么不能修剪为“墙外有两株枣树”或者“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呢?因为一旦修剪下来,读者将无法体会那种站在后园里缓慢转移目光、逐一审视两株枣树的况味。修剪之后的句子也将使《秋夜》的首段变成叙述“枣树”的准备;然而鲁迅根本没准备只单单叙述枣树呢。或者应该这么说:枣树只是鲁迅为了铺陈秋夜天空所伏下的引子,前面那些四个‘奇怪而冗赘’的句子竟是写来为读者安顿一种缓慢的观察情境,以便进入接下来的五个句子:“这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3、 错误三:“嗯,鲁迅既然这样写,那肯定有他这样写的道理,是吧?不然,他不会这样写的……”
正确答案:
这句话是引用古代典籍中的一个典故,鲁迅先生把古文改写成白话文。
凡是前辈长者自然一看就知道这是引用的古史典故,是用来点睛的“文眼”,这整篇文章一定是来表达孤寂、苦闷和知音难觅的作品。
原因:
清朝毁灭了绝大部分汉学文化,给中华文明造成了重创。幸好民间还留存了一些饱学宿儒,例如鲁迅先生的老师菊叟(寿镜吾)先生,就是难得的好老师。鲁迅先生的古文才华几乎全部源自于菊叟先生的传授,不过令人惋惜的是,鲁迅先生只在三味书屋学了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
结论:
对于古文史学者来讲,知道这个典故的属于“粗通”,回答不上来的属于“未入门、蒙学阶段”,需要回炉重新学习古文知识。
最后留给年青学子们一个问题:
请问“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引用的是哪一部史典中的哪一个典故?
按照古代儒学(宗伯学)的教学方法,止于指窍,答案暂时不予公布。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宗伯学(古儒学)弟子,老师:鲁姬丘子(孔子),诸葛孔明(卧农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本文属于【百尔所思】古代文史漫谈系列文章,如想要了解周朝以前的《古传诗经》,请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宗伯正曜,或者请您上我的微博浏览一些秦朝之前古文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