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爱玲,原名张煐,民国时期的大女主,系出名门。
清末名臣张佩纶孙女,朝廷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可以说,出生时自带光环。
然并卵,这样的出身对她没有多少意义。
她非但没有沾上什么光,因此得到更幸福的生活。
还较之普通人家的闺女,更惨。
虽是名门之后,
但到了父亲张廷重这一代,
已经是没落贵族了。
而父亲是个只知享乐、无力承担振兴家族重任的遗少型少爷,
母亲黄素琼则是新时代女性。
可想而知,
这两个人在一起是怎样的不和谐。
最终,黄素琼趁着机会和小姑张茂渊一起出了国,
改名黄逸梵,游历欧洲,从此与张家无关。
不过,还时常给张爱玲姐弟二人邮寄礼物。
这一年,黄逸梵28岁,张爱玲4岁,弟弟张子静3岁。
张爱玲母亲
2
或许是缘分未尽,或许是母爱被激活。
离开四年后,因着张延重的请求,
黄逸梵选择了回国,与家人继续生活在一起。
但两个人依然吵个不休,尤其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个赞同接触钢琴绘画等新式教育,一个维护旧式私塾教学。
更重要的是,发誓戒掉鸦片的张延重,并未遵守诺言。
于是,二个人的婚姻正式解体。
黄逸梵带着陪嫁的古董,离开了中国,回到了英国。
从此,张爱玲只能把对母亲的思念,
通过绘画和剪纸做成卡片。
挑出最美的,托姑姑寄给母亲。
这一年,黄逸梵36岁,张爱玲12岁。
张爱玲父亲
3
母亲离开一年后,父亲便娶了同样嗜好吸食鸦片的大龄剩女孙用蕃,这看似情投意合的再婚生活,并未维持太久的幸福。同时,也给张爱玲姐弟俩带来了更大的苦难。
夫妻俩为了继续抽鸦片,不得不降低张爱玲姐弟俩的生活品质:
“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拣她穿剩的衣服穿,永远不能忘记一件黯红的薄棉袍,碎牛肉的颜色,穿不完地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陈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一大半是因为自惭形秽,中学生活是不愉快的,也很少交朋友。”
这也说得过去,谁叫不是亲妈,自己还小?
然而,高中毕业后想去英国留学的张爱玲,因父亲舍不得花钱而被拒绝,母亲黄逸梵知道后火速回国,希望和张延重协商一下,支持张爱玲出国留学。
不曾想,张延重并不搭理黄逸梵,而孙用蕃大概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对黄逸梵冷嘲热讽。但为了张爱玲,黄逸梵隐忍了下来。
后来,张爱玲去母亲那边住了十天半月,回家时又一次遭受到来自继母的讥讽,还趁着张延重即将下楼的时候,狠狠地给了张爱玲一巴掌。
然后,对着正在下楼的张延重说,是张爱玲打了她。张延重不分青红皂白毒打张爱玲,直到被打得奄奄一息,幸好张家的保姆不顾一切的劝阻,才幸免于死。
饶是如此,仍觉得不够。张延重不但骂了来求情的家人,还把张爱玲囚禁起来,不给送饭,生病了也没管,又是保姆偷偷地给她打针,才逃出再度光临的死神之手。
绝望之际,张爱玲逃离了这个没有爱和温暖的家庭。
童年时的张爱玲及弟弟4
虽然母亲给予的关怀也不多,
甚至还花掉了老师自掏腰包资助给张爱玲的800元钱奖学金。
但至少,给张爱玲指明了方向:要么嫁人要么读书。
而倔强的张爱玲,选择了继续读书。
不知道她是怎么熬过既没钱又没家庭温暖还要维持上学及生活费用的那段日子。
总之,非常幸运的是,张爱玲依靠卖文章,两年后红透全中国。
这个时候,她才傲气十足地喊出自己的心声: 出名要趁早。
很多人把这个“出名要趁早”,解读为过于功利化。
然而,不趁早出名,张爱玲何以生存下来?
只有早早的出名,才能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摆脱亲人羞辱的黑暗人生。
与此同时,内心深处对真情的渴望,不曾消减半分。
毕竟,她还那么年轻,她需要有个人,
如父如兄温暖她苍凉的一颗心,给她一个坚实的可依靠的肩膀。
上天果不负所望,那是1943年,正在南京养病的胡兰成,这位当时的大文人兼公务员,读到张爱玲的《封锁》时,眼睛亮了:
“我坐直了身子,看了一遍又一遍。”
然后,他向杂志社要了张爱玲地址。
却不料,第一次上门,就吃了个闭门羹,张爱玲不在。
那又如何?这点小问题,怎么能难倒聪明的胡兰成?
胡兰成掏出纸笔,写了一张字条塞进门缝。回来后的张爱玲,那颗被尘封太久的心灵,突然就蹦出了一道明光,她明白,他读懂了她。她也愿意为这份懂得,献出自己最完整的爱。
张爱玲与胡兰成然而,终究心有所忌,他真的能给到自己一份现世的安稳?他真的可以温暖她整个一生?
所以,不胜其烦的张爱玲,对着经常来看望她的胡兰成,说:不要再来看我。
不过,此时的胡兰成,以各种甜言蜜语更加的缠住她,再加上有苏青作为介绍人,自己也确实渴望一个人能与自己相依相伴。
最终,他们相爱。
管他是什么身份,有无过往情史?
她想要的,无非就是:
“我们整夜整夜地说话,才握着手,天就快亮了。”
“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胡兰成提醒张爱玲:
“将来日本战败,我必难逃一劫。只能隐姓埋名,东躲西藏。”
张爱玲却笑着说:
“那时你变姓名,可叫张牵,或叫张招,天涯地角有我在牵你招你。”
于是,他们结婚了。没有婚礼,也没有结婚证,只有一纸用文字写成的婚书:
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出自张爱玲,后两句出自胡兰成。
那一年,胡兰成38岁,张爱玲24岁。
5
不知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潜规则,但凡婚恋,若不受到亲朋好友及世人的祝福,便不得幸福。
就算内心再强大,那爱比天高,比海深,也终究逃不过被潜规则的命运。
我们的大女主张爱玲和胡兰成这段婚姻,备受世人诟病。
很多人都质疑张爱玲,怎么就爱上了胡兰成?
爱也就爱了,为毛在他三番五次的上了别的女人的床,张爱玲也选择了隐忍?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等到胡兰成终于在温州安定下来,并与那个越来越像他的女子痴缠恩爱时,得不到胡兰成二选一的答案之后,好不容易找到胡兰成的张爱玲落寞地离开了。
此后七八个月间,张爱玲按时寄给胡兰成生活费,最后,终于在胡兰成脱离险境,有了安稳工作时,张爱玲便去了一封诀别信:
“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好个深情的女子,这大手一挥,不仅送来了离婚书,
还顺带将自己辛苦码字赚来的30万元生活费奉上。
这是她写《不了情》和《太太万岁》的全部稿费。
胡兰成
6
张爱玲的好友兼证婚人炎樱,在他们分手后,曾对胡兰成说过:
“ 两个人于千万人当中相遇并且性命相知的,什么大的仇恨要不爱了呢,必定是你伤她心太狠。有一次和张爱一起睡觉,张爱在梦中喊出‘兰成’二字,可见张爱对你,是完全倾心,没有任何条件的,哪怕你偷偷与苏青密会,被她撞个正着。
还有秀美为你堕胎,是张爱给青芸一把金手镯让她当了换钱用。这些,虽然她心头酸楚,但也罢了,因为你在婚约上写的要给她现世安稳的。”
“ 两个超自以为是的人,不在一起,未必是个悲剧。”不得不说,炎樱非常了解这二人的。
后来的后来,张爱玲果然如她所说:
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
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不是遇不到良人,而是在这场爱恋中,倾其所有,再没什么可以给后来的那个人了。
然而,上天怎忍心让这样有情有义的女子,只剩下百孔千疮而无一丝一毫的温情填充生命?
赖雅和张爱玲因此,辗转来到美国的张爱玲,遇见了让她心生欢喜的德国移民后裔赖雅。
这一年,1955年,赖雅65岁,张爱玲36岁。
1956年8月,张爱玲和赖雅登记结婚。
这一次,张爱玲再度勇敢去爱。
完全不计较年龄上的巨大差异,和后来为了赚钱给赖雅治病的辛苦。
1967年,近80岁高龄的赖雅终究熬不过病痛,撒手人寰。此时的张爱玲,47岁而已。
事业不见起色,原本双宿双飞的婚姻生活,也只剩下她一人了。
从此,张爱玲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独居生活,除了好友宋淇夫妇,基本上不见任何人。
晚年张爱玲
7
不知是不是年轻时太过辉煌,
晚年时的张爱玲,不仅经济上很是困顿,心灵上也饱受各种折磨。
据悉,她每月要买几百块钱的杀虫药,
整个壁橱塞得满满,她说是怕跳蚤咬坏她的衣服。
而为了躲避世人,她曾经在三年时间搬家最少180多次。
她不知道还有谁愿意像胡兰成那样懂她,
也不晓得还有谁如赖雅那般依赖她。
更不清楚,不再被文学界重视的自己,
还能给世间留下什么?
幸好,还有自己的爱恨情愁可写。
于是,有了《小团圆》。
1995年9月8日,因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张爱玲孤独地在纽约寓所去世,终年75岁。
被发现时她已过世一个星期。
9月30日,生前好友为她举行了追悼会。
追悼会后,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8
孤独的来,孤独的去。
爱过、恨过,也懂得了。
然而,又有多少人懂得她?
都说她太感性,为爱不惜一切。
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她的理性?
她深知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
所以母亲抛出二选一的难题时,即使身无分文,她也毅然选择了继续读书。
她明白自己最需要的爱只是懂得。
因此,她在遇见了懂得她的胡兰成,倾注了一生的爱恋。而因为懂得,她没有在胡兰成生死未卜的情况下,提出离婚。而是等到胡兰成安定下来,有了稳妥的工作之后,才决绝地离去。她也怕他过得不好,顺带把自己刚刚赚来的稿费,全部给了他,只希望,他能享受那份岁月静好的时光。
她清楚自己的心伤,再无力承担爱。
所以果断拒绝了与导演桑弧的这段情缘,就算全世界的人都觉得他们应该在一起。她不想再次受伤,也不愿带着心里的那个人,去爱另外一个人。
她知道,只有离开,才能获得重生。
所以,她义无反顾地去了美国。而第一次见到那个大她近30岁的赖雅,她终于找到了爱的感觉。
她爱他,他也体谅和懂得她。
于是,两个人携手共度了余生。
虽然他离开得太早,而她又孤身飘荡了20余年。
然而,看似孤独的她,又何尝不是活在爱里?
她的爱,
藏在胡兰成带来的伤痛中,
藏在赖雅的体谅与懂得中,
也隐匿她甘愿独守的寂寞里。
她的爱,化成了《小团圆》。
最终救赎的,是她自己的灵魂。
作于2017年11月8日,本文写了四个小时,阅读大概10分钟,您只需要1秒钟在下面点赞或赞赏,或帮忙转发,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文/费漠尘,针对文中的阐述及解析,属个人观点与感悟,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图片来源网络,感恩原作者!
更多原创文集,欢迎阅读和收藏:
尘锁红楼(此文集收录漠尘关于红楼梦系列解读文章)
尘梦留痕(此文集收录漠尘古诗词及历史人物故事解读文章)
尘眼世间(此文集收录漠尘两性情感、爱情故事及各类杂文)
写作读书(此文集收录写作技巧分享及推荐书籍读书感悟文)
莲心无尘(此文集收录漠尘的画作、诗歌及美食等系列文章)
网友评论
为了那份体谅,甘之如饴;
为了躲避世人,孤独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