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nser讲结尾,会这样娓娓道来:
好的结尾,可以是一个生动的场景或细节(带有隐喻色彩),一个经过验证的令人信服的结论(或金句),一段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精彩的奇闻轶事,也可以跟开头呼应,用这种对称性来实现文章的完整“循环”。
这样的表达式凝练而精准的。不过,仍然架不住吕白九把刀式样的“暴力拆解”。
风格不同,正好可以一并拿来取用。
把Spenser和吕白结合在一起读,是一个挺有效的兼收并蓄的过程。两位杰出的新媒体写作高手,一位内力深厚,一位刀法精湛,以注意力写作的高度(内力)来把握新媒体写作的套路(刀法),是一个不错的进阶选择。
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不断研习后付诸行动。
写作,要在写作中学习。
写作的套路,要在写作的过程中圆熟。
而在练习套路的过程中,又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比如,我们在写作中,应该时刻注意降低读者的理解成本。几乎所有的套路,都在避免增加读者阅读成本的自嗨和繁复式的写作,都在指向站在读者的角度、让读者愉悦而轻松得到干货这一目的。
我们在做什么?
我们是在演练内容生产者在新的媒介环境下的生存之道。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写作的成功,简单地归结为一条的话,就叫做:做别人需要的事,满足别人的刚需。
网友评论